台式鹹粥在台灣小吃屆佔有一席之地,常見的有搭配各式炸物的肉粥或香菇粥,台南有名的虱目魚粥,想吃的"彭湃"一點還有海產粥可以選擇。
新莊後港一路巷弄間的海產粥是我兒時記憶中的巷弄美食,即便已搬離許久,偶爾嘴饞了還是會特地跑去吃。湯頭鹹甜,加入蛤蠣、花枝,以及畫龍點睛的筍絲,不只增添湯的清甜味在口感上也多一分層次。因為是路邊攤環境較簡陋,在沒有冷氣、座位擁擠的環境下,大家為了這一口美味,即便吃到汗如雨下也甘之如飴。
嘴上享受美味的同時,可欣賞老闆露出精實的二頭肌在鐵板前炒著如小山般的炒飯的表演。炒飯粒粒分明、加入蝦油提味,在鐵板上用獨有的節奏半煎半剁,雖沒有一般常見的大火顛鐵鍋,吃起來還是別有一番風味。而內行的老饕還會跟老闆要求淋上自製的蚵仔煎醬,一盤炒飯可品嘗到兩種風味。
有點扯遠了,一提到美食打字的手指會充滿幹勁呢。
印象中的粥
以上提到的雖說都有個粥字,但在我的理解中比較偏向泡飯,粥於我來說是要將米粒煮到不見其影,與湯頭交融在一起,入口就像廣東粥那般濃稠。
小時候嚐到的家常味已錨定我的味蕾。
在我們家都叫鹹稀飯,每次只要媽媽煮這道我鐵定要吃到飽到天靈蓋才會罷休。媽媽會在粥內加菜豆,一個跟四季豆長得很像但口感軟爛的傢伙不得我喜愛。除此之外,濃郁的排骨湯頭揉合海鮮釋放出的鮮美,滋味甜美讓人欲罷不能的一碗接著一碗。
如果有興趣可以繼續往下看喔!
食材▼
可以把鹹稀飯的步驟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煮排骨湯的食材
- 梅花排前排1斤(如喜歡更多肉可以選後排或是肋排;如不喜歡吃肉可以選脊骨,全聯有賣煮起來也不錯)
- 薑約3-4片,蔥1-2支
- 蒜頭4-5瓣
- 水約2200ml
第二部分:煮稀飯的食材
- 米1杯
- 中型蛤蠣1斤
- 蚵仔(依自己喜愛的量)
- 高麗菜1/4顆(加任何菜都可以,試過黑葉白菜、絲瓜都很棒)
步驟▼
- 米先洗淨後瀝乾,如可以的話煮的前一天先處理好冰在冷凍,或是當天處理但至少凍上半天。(可以加速米芯融在粥的速度)
- 排骨洗乾淨後泡水,剛開始幾個小時可以勤勞換水,這個步驟在去除血渣和腥味上很有幫助。
- 蛤蠣參考賣海鮮的小販建議吐沙方式—喜歡跟菜市場買蛤蠣,有活力又新鮮。
- 如5點想吃到稀飯,在3:30左右會開始煮排骨湯。排骨此時已泡水6小時左右。排骨丟入薑片及一圈米酒後,從冷水開始煮開,到稍煮沸就撈出洗淨。因泡過水,這時血沫和肉渣少了非常多。
- 將洗淨的排骨、蔥段和蒜頭,加入開水後加一點鹽讓湯有個底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前面排骨處理已經很乾淨,煮開後只會有蛋白質加熱後的白沫,煮起來的湯頭也不會有豬騷味。另外加蒜頭是畫龍點睛之筆,不會有辛辣感,但可以讓湯增加厚度。
- 煮約30分鐘後鍋內有煮掉一些水份,但因蔬菜會生水,等到米加入後再調整湯的濃稠度也不遲。此時加入高麗菜,如喜歡保留蔬菜的口感可在稀飯都煮得差不多時再加入。
- 趁排骨湯還在煨開始處理海鮮。蛤蠣的沙此時已吐的很乾淨,我習慣會再刷一次外殼。
- 蚵仔用太白粉(用地瓜粉、麵粉都可以)溫柔抓洗並檢查是否有小殼。
- 將米從冷凍庫拿出來加進湯裡。此時須有點耐性,時不時攪拌以免沾鍋。等煮到喜歡的米芯狀態就可開始加入海鮮。順序是先加蛤蠣,幾乎都開殼後加入蚵仔關火蓋上鍋蓋用悶熟的。
- 因加入海鮮會有鹹度,可試吃後再調味。保證湯頭鮮到你捨不得加胡椒。
💡 Tips:排骨和蛤蠣至少都需1斤,排骨湯才會有一定的濃郁度,而蛤蠣會讓整體風味鮮美。
煮出來的鹹粥連不愛吃稀飯的男友也會吃好幾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