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是在講述時間管理的問題。不過,與一般這類型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它更強調從目的性去調整個人使用時間的觀念。換言之,如果是拼命的要從有限的時間裡去塞進最多的事物,那樣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事情是做也做不完的。這樣說來,這道理就跟的斷捨離或是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類似的概念。唯有先決定不要的物品之後,剩下的物品再來整理,才會有意義。過多的物品只會堆積成為物品小山,或是以垃圾袋裝起來一包包不知道是什麼。而且,物品變少了,也會讓周圍環境,至少是眼光所及之處,看起來清爽許多。
俗話說的眼不見為淨,除了可以解釋為像是把頭埋在土裡的鴕鳥那樣的負面意義之外,在這裏也可以解釋為,因為暫時看不到那些難以取捨的物品,所以可以製造出一個空間來好好思考。或許空間清出來後,思考的角度也會跟著改變,這就是一種可能性。就像月光喜歡舉運動和維持體重的例子,因為結果讓身型改變很大。
但是,生活型態和周遭的人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代表有計劃的去做很重要。周圍的人都沒變,但自己卻改變了,這就是自己創造讓自己改變的空間。同樣的,也沒人規定什麼才是重要的事,這要由自己來定義,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盡相同。對於不愛健身的人而言,一組五千元的健身組就是無用之物,但對熱愛健身的人而言,這可以讓體態更加健美,自然值得購入。本書作者對於著名的水瓶子案例做了不同的解讀,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教授對於學生展示了將物品放入水瓶子的順序是,先放大石頭,再放小石頭,再放沙子,就能將這些物品全部放入瓶中。如果先放沙子,就無法再放入大石頭了。
這個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訴讀者,先把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大石頭放進瓶子裡,如此才能讓水瓶子充實起來,而不是放入那些無關緊要的物品,造成大石頭反而放不進去,這樣人生將會被一堆鳥事所填滿,是空虛的。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作者提出的不同角度觀點是,雖然這故事告訴讀者,先放入大石頭才是最重要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因為那位教授所攜帶的大石頭是經過計算的,也就是剛好能全部放進水瓶子的數量。然而,對一個人而言,重要的事情僅有那幾顆大石頭就能代表嗎?是不是應該換一個更大的水瓶子才能裝得下呢?作者認為,如果一個人認定的大石頭過多,是怎樣也塞不進那個水瓶子裡的。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要保留哪些大石頭,那真的就是一場悲劇,因為還有很多會流落在外面,根本就無法進到水瓶子裡。月光認為,這道理就跟參加全能住宅改造王之後,獲得全新的收納空間,卻因物品過多又再度塞滿整個屋子,這是有可能發生的。
當挑選大石頭的標準過寬時,就會想要擁有許多,但實際上自己卻無法擁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人生僅有短短四千多個禮拜,無法完成那麼多的事。這一點道理,用在維持體重也是一樣,過多的食物讓身體承受不了,所以體重才會過重,排除生病的原因所導致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