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是成功的人生?
有很高的功成名就、漂亮的房子、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美滿的家庭、跟好友吃美食,這些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都被《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作者歸類在第一座山,很多人終其一生努力,登上第一座山的頂峰,卻只得到空虛;又或是在此時發生疾病、失去家人等意外,然後發現自己最深層、脆弱的部分,都不是第一座山能給予支持的。
如果第一座山不是人生的最終解答,那麼第二座山也許是。第二座山指的是對家庭、志業、信仰與婚姻的承諾,喚醒更深層的自己,承擔更多責任。
第一座山重點在於自我與定義自己,成為菁英主義。第二座山在於擺脫自我與放下自己,成為平等主義,與需要幫助的人平起平坐。
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獲取,第二座山在於貢獻。看起來第一座山似乎比較世俗、自私,第二座山比較大愛、無私,不過作者在書中強調,個人或社會,都必須找到第二座山,且也不需要因此抹煞在第一座山的成就。
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例如父母有了小孩,愛上小孩,會在心中起誓,只要小孩需要,就會一直在他身邊,也因此做出某部分的犧牲:雖然想一個人出去跑步,但最後還是選擇推嬰兒車散步,經過一段時間後,行為變成習慣,把小孩需求擺第一位,變成多數家長的天性,慢慢藉由關係的承諾,就會慢慢往第二座山上去。
另一個故事是,有個醫院清潔工進去因與人鬥毆而昏昏迷的年輕人病房打掃,當時病人的爸爸在病房外抽菸,沒看到這位清潔工打掃,於是怒氣沖沖指責清潔工沒有打掃,作者說,如果你是在第一座山,你可能會認為自身職責在打掃病房,病反駁「我有打掃,只是當時你在病房外抽煙沒看到」如果你是在第二座山,則會認為自身職責是為病患與家屬服務,體諒病人父親需要的是安慰,於是你會再把病房掃一次。
另一方面,這本書強調,現代社會太過於個人主義,強調人生是自我的實現,目標是追求個人的幸福,因此逐漸破壞家庭、鄰里、文化與國家等連結。而關係主義主張人是擁有愛與渴望能力的動物,當需求或是愛的出現,讓你做出承諾,將會依此投入在日常責任中,並為了公眾利益努力。
在閱讀《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過程中,其實帶給我蠻大的衝擊,因為好幾次都想要放棄,原因在於覺得這本書有點過於高空、理想化。後來仔細思考,從過往閱讀的書籍來看,似乎是偏向爬往第一座山的類型,又或許我還在第一座山上,所以沒辦法完全參透這本書要表達的內容。
這也讓我想到《我可能錯了》作者在書中曾引用愛因斯坦所說:「理性是忠實的僕人,直覺是上天的恩賜,但我們創建社會卻只尊崇僕人,忘記恩賜。」在我們追求個人成功過程中,也因此拋棄了許多《第二座山》作者要強調的內容:維持跟周遭關係的承諾與連結,可能為了追求工作成功,少了深度溝通,即使回到家,還醉心於工作,而忽略用心陪伴家人,而人際關係的問題,往往是造成生活波動的最大原因。
最後,再看看現在社會生育率急速下降,許多人覺得環境困難,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出生受苦,還是不要生小孩好,但如果完全以關係主義的承諾作為動力,似乎也不是改善這個狀況的解方,如果第一座山都爬不好,那有辦法往第二座山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