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無糖飲食記錄 Day 75

生日前一天幫自己打氣前後,體重硬生生地在79到80之間上上下下了兩三週,直到五月最後一天,體脂和體重都再降到了一個新低點。可惜這個低點維持了八天就又回到79多,今天才又下去到78點多。

raw-image


才跟自己說我沒有失去什麼,就開始在營養師的提醒後自己暴怒,覺得生活沒有滋味。211餐盤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也頗痛苦,好長一段時間我完全不想下廚,外食又不好買,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只會產生兩種情緒,要嘛就是難吃無聊到難以下嚥,要嘛就是充滿罪惡感。

到最後,我連看到生菜都覺得噁心,更不用說每天起床就必須吞的保健品,連減肥藥都吃到想吐,於是自行停藥。這種感覺只有在偶然找到可愛、好吃、精緻的咖啡廳時才得以舒緩。我會點我其實在飲控前就不喜歡了的蛋糕和一直難以戒除的拿鐵,然後覺得那個時刻好幸福。

我試圖訴諸情緒,想找到我跟食物建立關係的過程中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錯誤。看到炸物以及大多數的甜食,我明明一點興趣也沒有,想像吃下去的感覺也沒有任何滿足感,但卻強烈感受自己被剝奪了自主權,對於營養師和診所開始產生憤怒:為何一開始先把211餐盤講的這麼簡單,最後我卻被拿掉了澱粉、奶類和水果呢?聽起來只要自煮就可以很容易達成,但事實上我卻因而失去了我最喜歡的活動,也就是出門找間可愛的小店,試試他的特色餐點和咖啡。

本來想,至少至少沒有被餓到,但老實說,在第二次調整餐盤後,我發現我吃不飽,但只要吃過量,就算是正確的食物,APP上也會出現大大的紅色警告標示,以及營養師的提醒。這個標示和提醒更加深了我的挫折感--我就是個失敗者,我連為自己做點什麼都做不到。

我必須承認,在第一階段飲控(兩個月)即將結束的現在,我仍然在這類的情緒中翻來覆去,非常不快樂。這段飲控時期我開心滿足的時光非常短暫,當然這也就反映在我的減重速率上。

要瘦得快,就要承受非常負面的心理壓力,看到食物覺得無聊至極,但體重降低的幅度並沒辦法支撐我堅定下去。而只要在食物裡添加一點讓自己振奮一些的東西,像是一口巧克力或無糖豆花,我很有可能就要因為營養素不平衡而餓的很快,或是體重停滯。但事實上,這一口巧克力和無糖豆花很有可能根本無法滿足我的任何心情,只是勉強支撐著不讓減重在這個階段停下來而已。

於是我暫停了兩天上傳食物,一方面是因為我一直偏離軌道,我不願意再讓我以外的任何人告訴我這樣吃「不利減重」,或是各種激勵,實則在說「我還可以更好」。我對自己的苛責已經夠不好受了,再加上他人,就算是我自己花錢請來的營養師,都令人難以負荷。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脫離被打分數的情境幾天。即使立意良善,確實也提供我所需的幫助,但每餐上傳都被打分數的狀況其實是增加壓力。好不容易一整天都吃的乾淨,但在最後一餐的最後吃了一口巧克力,要不要上傳、上傳後的評語要不要看、看了怎麼不產生負擔,每一個問題都是壓力源。但跳脫出來一想,我不過就是一天正常飲食之下吃了一口巧克力,為什麼會這麼害怕做錯事呢?營養師的存在有其意義,但我無法無視這些意見的程度對我心靈的影響,似乎已超越了少吃一口巧克力所造成的好處。

這週五這期就算結業了,這兩個月瘦了五公斤,從自己飲控以來兩個半月,則是瘦了七公斤。我其實對這個數字沒有意見,如果改變飲食習慣是一輩子的事,那我沒道理一輩子都不吃甜點。如果我仍會吃甜點和澱粉,那沒道理飲控期就完全禁絕,因為既然習慣要改變,那就沒有「飲控期」這件事。雖然我的標題是無糖飲食,顯然做不到。但再也不喝含糖飲料,難道不能是一個成就嗎?我想為此跟自己說你好棒。可惜才剛想完,就會聽到另一個聲音跟自己說:我就是這樣,總是對自己太好太寬容,血糖都這樣了還好意思滿足於不喝含糖飲料。

然後再加上營養師的評分,情緒的爆炸顯然是可預見的結果。

還沒決定是不是要參加下一輪的課程。不過以這期來說,心裡的起伏大到我也懷疑不太正常,雖然盡力忍耐但我相信這樣的壓力也難免加諸在營養師身上,對此我也覺得有些抱歉。五月底開始看諮商,看看是不是有些毛病需要處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