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運動英文課,我面對了孩子的衝突。A孩玩飛盤遊戲時太興奮用手揮到B,B跌倒後感到委屈,和兩位孩子談話時,我直接站在B孩的角度,對A孩說:你剛剛心中有別人嗎?
阿亮老師曾給大家這份忠告,並沒有在我腦海裡出現。
「你的情緒會讓你想不到其他可能,讓你站在孩子的對立面。」
「你剛剛心中有別人嗎?」是對話的第一句話,經由阿亮老師與夥伴們的引導,引導溝通的目的應該是讓雙方在談話的最後反思「我剛剛心中有別人嗎?」,而非以老師的質問/預設立場作為開端。
在對話過程,引導對方說出當下情緒、客觀事實》透過對孩子的觀察,看見孩子的努力與獨特,讓他們和自己不執著在負面的觀點,透過老師的引導(並從老師做起),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在雙方的心裡慢慢有別人後,便能放手讓他們去對話。
雖然當下是我在主導,並沒有一個圓滿的結尾,但是A孩在對話結束後私下主動找B孩道歉,我馬上肯定他並表達我的感謝。(謝謝他展現了貼心和反思能力,讓雙方的感受被在乎。)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阿亮老師連續兩週帶我們進行課程如何做有效的引導,針對練習生的引導,老師提出了三點讓我們自我檢視:
1. 思考點
2. 知識點
3. 記憶點
記憶點可以是引導後的一張照片作為總結、知識點可以融入現場取材的元素、思考點建議使用具體且直接的舉例、開放式問答,並且能根據孩子的回應,引導到大家共同想出的回答!
以寶寶老師的課堂為例,今天閱讀寫作課的目的為「嚴肅看待每一份寫作」,讓孩子想修改、能修改,知道作品「為何好?」「為何這樣修改?」以及「這樣寫有什麼問題?」
於是在課程引導,老師放一個孩子的作品(具體舉例),讓孩子互相分析這個作品的好(內心想一個不好的版本做比較),孩子們進行開放性思考,學習給予回饋,並由老師和孩子根據作品,一步一步探究優點(知識點)!最後,孩子們要練習給自己的作品評語,「這很難,但是你做得到對你的寫作很有幫助喔!」寶寶老師整堂課都實踐著這個目標!
議課時,我們討論該如何和班上想睡覺的孩子溝通,老師分享他會問孩子「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並給予孩子選擇「我陪你面對,一起找解決方法。」因此在實人很獨特的風景是,孩子想睡覺時會主動洗臉、站到後面清醒,不需要老師的叮嚀與糾正,原來老師面對每個狀況,都會聽聽孩子的想法,相信他們有能力想出解方,並在過程持續陪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