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上,我們很常用利害關係人這個名詞,形容對於我們有影響力或是我們對他們有影響力的人,無論是主管、客戶、同事、部屬、合作廠商等,或是在職場之外的家庭、親屬、親密關係。利害可能建立於僱傭、合作、交易等約定,或是基於血緣的綁定,但彼此隨著時間建立的關係卻往往超過這些約定與綁定之外。
人的痛苦,也往往來自於自己身邊的利害關係人。因為有利害所以會痛,因為有關係,所以需要梳理而不能一走了之。或許也只有在華人文化裡,我們會在氣憤之下,公開要跟自己的親屬解除關係,因為我們知道解除的意義,永遠不只有我們兩人,而是基於我們的其他人都會一起納入。
心理師的存在,就像是在利害關係人之外的觀察者,可以看著內圈發生的事情,可以給予案主不同的觀點與情緒支持,但其實內圈發生的事情都不干心理師的事情。就是因為不相干,心理師才得以站在安全的位子陪伴案主,而案主也才有空間可以傾訴在日常生活中,無法直接跟利害關係人說破的事情。
與其説心理師像是令人不滿的現實生活跟案主理想自我之間的緩衝,或許更像是一個跟你夠沒有關係,但同時也在合作過程中,會全然在意你的人,嘗試陪著你去理解自己。這樣的在意是有條件的,基於你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干、基於你們進行專業、金錢與時間的交換,也基於彼此生命歷程的交會。
無論你們談了3次、6次或是100次,隨著彼此生命階段與歷程的推演,這樣的互動只會隨著交流時間越長而有更多的發現,無論是案主對於自己慣性的思考與行為模式的理解,或是針對生命當中的重大事件與失落,有一個可以傾訴對象或是暫時安放憂慮的角落。
那雙心理師看著你的眼睛,其實也是一面多角度的鏡子,帶著自己和他人故事的心理師,也透過諮商時間的交會,走進你的故事中;兩個人一起,嘗試在既有的故事脈絡中抽絲剝繭,撿拾那些被遺落的片段,也一同發現故事繼續開展的可能。然而,自己終究是自己故事的第一作者,回到現實當中,也只有自己才能決定故事的走向,以及承擔每個選擇的風險與結果。
選擇走進一段諮商關係裡,或許也代表自己的誠實與坦然,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需要,也坦然地面對自己的故事有的各種可能性。然後,繼續在生命中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