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2-10】語言也有Do Mi Sol(三)──漢語語族聲調專題

「衫、短、褲、闊,人、矮、鼻、直」這八個字,用華語來唸的話,涵蓋四個不同的聲調(一、二、三、四聲);但如果用臺語唸的話,總共會有七個不同聲調。這顯示了漢語語族底下各個不同分支語言的聲調差異是非常大的。


本章算是番外篇,專題介紹漢語語族底下各個方言的聲調差異。不同於西方語音學有明確的符號與數字來標示語言的發音與聲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則發展出另一套有關漢語語音的描述系統,自成一門學科。這門學科擁有許多與現代科學化的音韻學不同的術語與分析方式,但也顯現古人對於當時語音的瞭解。其中關於聲調分類,也有其獨特之處。


古漢語中的聲調


關於聲調概念,古人沒有五度標音法來確定每個聲調的絕對調值,他們能做的只是將相同聲調的字合在一起,稱做同一個「調類」。

早在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的期間,人們就已經察覺到口語中的聲音高低,並將類似音高的字音集結為一個調類。當時共有四個調類,分別是「平聲」、「上ㄕㄤˇ聲」、「去聲」、「入聲」。至於這些聲調在當時實際的調值為何,我們沒辦法給出絕對答案,但可以透過現存各種不同表現的漢語方言,來推論這些聲調大致的發音特色。

當人們語音分析的能力更加進步之後,他們發現語言中的聲調不僅僅只有四類,這些字音還會因為聲母(音節開頭輔音)不同而表現出不同聲調,古人將其分為陰、陽二類。根據後人研究,聲調的陰陽與聲母的清濁有關,清輔音聲母的聲調即所謂「陰調」,濁輔音聲母的聲調則稱為「陽調」。以臺語為例,「君kun([kun55],發音)」是陰平聲,聲母是清塞音「[k]」、「群kûn([kun24],發音)」則是陽平聲,聲母是濁塞音「[g]」。

把「陰、陽」與「平、上、去、入」結合之後,可以得出八個不同的調類,分別是: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這八個不同的調類是古漢語基本的聲調,現代漢語方言的各種不同聲調都是從這八個聲調演變而來。


入聲調


「平、上、去、入」這四個調類之中,「入聲」是一個相對特別的聲調,它除了調值與其他調類不同以外,在語音結構上也與其它調類不相同。由於現代華語已經沒有入聲調,所以需要各位讀者讀讀看以下臺語、客語的例字,來看看入聲有什麼樣的發音特色:

【臺語】:白pe̍h([peʔ5],發音)、鹿lo̍k([lok5],發音
【客語】:白pag([pak5],發音)、鹿lug([luk5],發音

點擊連結聽完發音後,你有沒有發現入聲調發音都特別「短促」呢?原因就在於入聲調是以「塞音」結尾的語音,我們在「介紹輔音」時,曾經提到塞音是瞬間除阻形成的爆裂音,因此它的發音時長很短,如果放在音節結尾,就會使得語音難以維持,因此造成這類以塞音結尾的入聲調,普遍都有「短、促、急、收、藏」的發音特色。[註1]

也因為入聲調發音短促,國際音標符號在標示調值時,有時會以單一數字表示入聲。不過,也有些漢語方言的入聲調仍然具有音高起伏,有時還會與非入聲調的語音起伏類似,因此部分語音學家則會在入聲調調值底下加上橫線作為區別。例如蘇州話的「白([bɒʔ23],陽入、入聲)」和「排([bɒ24],陽去、非入聲)」。

有關於入聲調的發音,許多學習者會犯一個錯,就是將塞音韻尾完整讀出,就像英語的book、bag一樣。然而入聲調更像是在語音最後急促停頓的時候,讓發音器官肌肉處於緊繃、準備要發出塞音韻尾的狀態。例如臺語「鹿lo̍k」就是舌根靠近喉嚨的地方緊繃但還沒發出[k]的音、「盒a̍p」就是最後雙唇緊閉但不用真的發出[p]的音。


現代漢語語族方言調類舉例


瞭解完特別的入聲調之後,我們再回到「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的八個調類。前面已經說過現代漢語方言的聲調基本上都從這八個基本調類演變而來,然而具體是如何演變的呢?語音學家透過歷史語言學的比較研究法,將現代方言和古代韻書對應,從中可以看到漢語聲調相異的演變歷程。

以下表格是漢語語族較具代表性的幾種方言在聲調上的對應:

漢語方言聲調對應圖,圖片來源:林燾、王理嘉 著,《語音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9),頁169。

從上面表格,可以發現古漢語的八個基本聲調有各種不同的演變方向。部分語言的聲調更為複雜化,例如江蘇話有12種不同聲調(聲母輔音部分依是否送氣再分兩調);也有語言的聲調進一步合併簡化,例如現代華語所依據的北京方言只有4種聲調,銀川話甚至只有三種聲調。


幾種漢語語族語言的聲調


最後,我們來看幾個臺灣常見的漢語語族語言(現代華語、臺語、客語)的聲調:

1. 現代華語聲調:四聲

2. 臺語聲調:八聲七調[註2]

3. 客語聲調:六聲

上面三種語言同屬漢語語族,具有共同的語言來源,然而即便如此,相同的調類卻演變出不同的調值。如同為「陰平」,現代華語和臺語都是「55:」、客語則是「24:」。會造成這種演變分歧的原因正是由於外部和不同語言接觸,加上內部聲母、韻母的影響,導致每種語言語音演變的規則與方向都不相同,聲調也是如此,具有非常複雜的聲調類型。



本章內容就到這邊,我們提到漢語特有的聲調命名方法、特殊的入聲調,以及不同漢語方言的聲調名稱對應關係。你會發現漢語語族其實是個非常複雜的語言集合,底下各個分支都發產出屬於自己的語音特色。同時也會發現古人對於聲調的概念,其實還牽涉到語音中其它輔音與元音的成分。

這邊再提醒一下,如果你要學習臺語和客語的話,一定要注意入聲的發音方法與特色,才不會讓發音和其他非入聲聲調搞混喔!如果你還想要進一步探索語音奧秘的話,還請持續鎖定【用語言學學語言】這個專題系列,藉由學習語言規則,更快速地學好一個語言。此外,如果你願意且可以負擔,也歡迎你小額贊助,讓作者有能力產出更多的內容喔!



註釋:

[註1]:也有部分漢語語族方言的入聲調是不具有塞音韻尾,單純在調值上與其它聲調不同。但由於這是少數特例,因此本文暫且不討論,詳細可見延伸閱讀建議[1]。

[註2]:傳統臺語應有八個聲調,然而在語音演變上逐漸簡化,其中第六調發音逐漸因為聲母不同而演變,漸漸與第二調合流。臺灣目前主流的臺語教材基本上視第二調與第六調為同一調類,並且聲調符號也統一用第二調之符號。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建議:

[1]:林燾、王理嘉 著,《語音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9),〈第五章:聲調〉。

本書第五章就聲調進行詳細介紹,其中對於漢語語族的語言聲調有詳細介紹,還包含了歷史語言的演變。如果對語言比較或對歷史語言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研讀。

[2]:陳筱琪 著,《圖解閩南語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6),〈第五章:閩南語的共時音系〉。

本書是關於現代閩南語(包含福建南部、臺灣、海南、新加坡等地)的概論性教科書,針對語音的部分有歷時性與共時性的介紹。第五章共時性的部分,主要講述現代閩南語的語音特色,其中5-14~5-16為閩南語聲調的描述,詳細介紹目前閩南語主流七個聲調的發音特色、歷史來源等。有興趣進一步研究的讀者可以此入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