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名
錯失恐懼:從心理、人際、投資到求職,讓10億人深陷的焦慮陷阱
📝閱讀心得
書中提出FOMO與FOBO:
- FOMO(錯失恐懼症)
- 〔認知〕因認為他人擁有的經歷比你的還要令人滿足而產生的焦慮感;社群網站經常使前述認知受到嚴重誇大。
- 〔歸屬〕因發覺自己會錯過或無法參與某個正向或值得紀念的共同經歷而產生的社交壓力。
- FOBO(更好選擇恐懼症)
- 〔騎驢找馬〕因為相信這世上可能存在著更好的選項,因此總是堅持繼續焦慮地等待。
- 〔堅守選擇權價值〕一種堅守選擇權價值的強迫症,使你遲遲不做決定,無限拖延決策時機。
FOBO會大大阻礙決策的過程,但是如果跟FOMO兩相結合,更會造成什麼都不敢做恐懼症(Fear of Doing Anything,FODA),帶來悲劇性的後果。當嘗試做到每一件事的渴望(FOMO)跟把所有選項保持開放的需求(FOBO)碰撞在一起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無論FOMO或FOBO都與恐懼、焦慮相關,FOBO更接近完美主義、全有或全無認知偏誤。SFBT提到以「夠好」取代「更好」,而此書提出的解決方式是「果決」,首先區分風險程度:
- 無風險決定:問手錶
- 低風險決定:委託他人
- 遇到高風險決定時如何克服FOMO
- 保持開放的心胸:不要深陷引起你FOMO的因素而無法自拔,也不要預設結果。
- 分辨重要的事物:設下標準,判斷這件東西是否符合你的目標。
- 信賴事實,不依靠感性:做決定之前先彙整足夠的數據。
- 從多種來源蒐集數據:不要自己作主。從身邊的人、甚至不是最親近的人那邊獲取資訊和建議。
- 遇到高風險決定時如何克服FOBO
- 保持開放的心胸:不要在連開始都沒開始之前,就深陷任何一個可能的結果而難以自拔,否則你會很難刪減手上的選擇。
- 分辨重要的事物:決定你想實現的目標以及你能接受的結果是什麼,接著列出這個結果的判斷標準與特質。
- 信賴事實,不依靠感性:做決定之前先彙整足夠的數據。
- 從多種來源蒐集數據:不要自己作主。從身邊的人,甚至不是最親近的人那邊獲取資訊和建議。
雖然解決方案並沒有耳目一新,不過其對FOMO與FOBO的闡述頗具啟發性,最後書中寫到:
FOMO和FOBO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富有病。要得到這些恐懼症,首先你得相信自己的人生擁有選擇,只要在對的情況下,你就可以探索這些可能。
這或許能延伸到《選擇的弔詭》、《過曝世代》等書,有機會再找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