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平靜愈有生產力:追求生產力過了頭,焦慮反而會開始吃掉你的生產力!
書中先提到「追求成就的焦慮」:
成就思維指的是促使我們不斷追求更多成就的特定態度和信仰。這種思維會導致我們一直想要做點事情,填滿我們的時間,如果我們沒有採取「最佳」方法運用我們的時間,就會有罪惡感。最重要的是,這種思維會讓我們不斷思考時間的機會成本,以及要如何運用有限時間達成更多成就。
這與「性價比」到《倍速社会》的「性時比」、《錯失恐懼》的「FOBO(更好選擇恐懼症)」等等都相關,在《人生4千個禮拜》中〈病態的生產力〉寫到:
太像在浪費時間的活動會令我們感到不安,而且我們渴望的東西,其實和永恆的救贖沒有太大區別。只要以某種吃苦耐勞的形式,塞滿一天中的每個小時,你就能繼續相信一切努力終將帶來甜美的果實。你將抵達想像中完美的未來狀態。在那個宛如天堂的地方,每件事都會順利進行,你有限的時間不會帶來痛苦。此外,你不再有罪惡感,不再感到必須多做一些事,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或許我們不該太過意外,我們用來塞滿休閒時間的活動,不只愈來愈像工作,如同SoulCycle飛輪課程或CrossFit健身的例子,那些活動有時還像是某種肉體的懲罰。有罪之人靠著鞭打自己,急著在無法挽回之前,消除身上的懶散汙點。—《人生4千個禮拜》
這又能延伸到傅柯的「規訓社會」與韓炳哲的「功績社會」,我稱它為「生產力思維」,意味著「有生產力是有價值的,沒生產力是沒價值的」,導致最後我們連休息都想要有生產力的荒謬現象:
提供勞工休閒時間之所以具備正當性,不單是為了享受樂趣,而是為了其他目的。他們主張勞工可以利用額外的自由時間來提升自我,接受教育,參與文化活動。換句話說,不只是拿來放鬆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
而作者提出有助於降低成就思維的兩大策略是:
當然作者是個崇尚生產力思維的人,這兩大策略與平靜可以說只是他不疲潰(burnout)的手段,在書中寫到:
我之所以開始這段旅程、完成這本書,主要是為了消除我的焦慮。我感到焦慮、坐立難安,心裡非常難受,我知道我必須做些改變。此外,如果我採行的生產力建議導致我過勞,就代表這個建議無效。雖然對我來說,生產力是很重要的興趣(誰不希望自己能完成更多想做的事?)如果我無法找到方法避免焦慮和過勞,我就不能確定繼續追求生產力是否值得。
這其實與《如何「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和荷蘭Niksen生活哲學形成強烈的對比,不過這兩者之間有個重要的交集是「正念冥想」,生產力思維者主要將正念冥想做為減少過熱的手段,而簡樸思維者則是將正念冥想做為冷卻之下的凝結,這非常有趣,書中寫到:
如果你很重視成就,就要專心提高生產力。如果你重視的是生活意義,就一定要把生產力放一邊。
作者似乎認為生產力與生活意義是背道而馳的,或者可以這麼說,作者認為除了要分配「重視成就」,也要分配「生活意義」的時間區塊,如此陳述比較政治正確。
接著書中提到現代人焦慮的兩大主要來源:
不過內容其實大多老生常談了,想阻止一樣東西,一種方法是踩煞車;一種方法是踩油門。作者是踩煞車,例如:戒斷多巴胺、選擇類比生活等。不過其問題就是知易行難,因為會遇上意志力耗竭,當人上班忙如猴、下班累成狗時,自律也成了天方夜譚。
對於這類人我偏向於提倡踩油門的加速主義方式,因為我深知踩煞車的方式對他們沒用,其實「超正常刺激」對於提供者而言,就是觀眾胃口越養越大,如果三秒沒有爆點就被滑走了,不知是否有看出來,踩煞車是讓自己有生產力,而踩油門則是讓對方有生產力,這是一個有趣的點,踩煞車是我替他人生產,踩油門是他人替我生產。
或許這會推動心理學、行銷學等研究出人類終極「貪多心態」與「超正常刺激」的套路,而人類了解之後就不會再受太大影響了,例如現在看到199、299、特價、限量等行銷老套路,一般人已經無感。
回到此書提到:
焦慮是一種不愉快的情緒,特徵是我們的心理會處於高度激發狀態;平靜則是屬於愉快的情緒,特徵是我們的心理會處於低度激發狀態。
這在我的〈焦慮也不賴〉系列文章也有提到關於激發情緒的探討,不贅述,最後作者總結:
平靜並不那麼讓人覺得興奮,這才是真正重點所在。培養平靜,就是在培養我們的心理能力來面對與享受眼前的樂趣。我們的內心保持平靜,而非預設的過度刺激狀態,而且最重要的是做好準備;如果預設的心理狀態是平靜,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有能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