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U028|為什麼盧曼說卡片盒會自己想出內容?

「盧曼不斷強調其索引卡檔案的獨特結構,高效得像是個“文本生成器 Text Generator”。」


「盧曼的7萬5千張筆記,紀錄著他的閱讀,他自己的想法,以及它對出版專案的規劃。」


「盧曼只有寫下一些關鍵字,並記錄訊息來源,頁碼,而並不是出版物的摘抄。」


「盧曼對閱讀時產生的想法做筆記,並心想已經在卡片盒中的檔案。盧曼總是想,目前讀到的東西,可以如何與自己的卡片盒系統相結合。」


「當盧曼遇見與他的卡片相關的有趣想法,他就會增加一張筆記,置入已經存在的卡片序列之中。」


這幾段討論,節錄自Johannes F.K. Schmidt[1]的文章,


"Niklas Luhmann’s Card Index: Thinking Tool,

Communication Partner, Publication Machine"[2]。


我自己會定時讀讀關於盧曼的出版物,


進一步反思我目前的知識工作流,


看能不能獲得一些新的靈感,進一步實驗。


我在想,或許盧曼的編號系統,想維持的只是一些基本的脈絡繼承,


好讓他在真的要將筆記整理成文章的時候,


有一些之前構造出來的Flow,可以直接拿來使用成為內文。


能這樣做自然是一種灑脫,也難怪盧曼會說,


那不是他寫的,是卡片盒自己想出來的。


的確,卡片盒能夠自己想出來,


而我們只需要透過一段一段的對話,累積對話,


然後等待脈絡自己累積起來,


到時候再整理起來,變成文章,


整個看起來就像自己寫的了。


我不禁一想,現代有ChatGPT,難道無法對談嗎?


然而,嘗試了一下,我也發現ChatGPT並沒有個性,


所以對談起來很難有什麼智慧上的火花。


或許,用盧曼這樣的方式,來累積自己的思考,


讓卡片盒繼承自己的思考方式,


當內容夠多後,才會帶來驚喜吧。


Reference

[1] https://ekvv.uni-bielefeld.de/pers_publ/publ/PersonDetail.jsp?personId=25653450

[2]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88f8/fa9dfbc0c2b296758dd932b871917c5c775a.pdf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