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年積極「斷捨離」,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整理

raw-image

在我進行中年轉型的這幾年來,深刻的體認到一件事:中年之後和人生上半場的邏輯不同,不再是一個幫自己持續累積的過程,相反的,是一個整理自己、去蕪存菁的過程,思考主軸該是減法而非加法。這並不是因為什麼極簡思維,而是唯有透過清楚的認知到自己真正重視什麼,我們才能把自己的時間、精力、資源投注在對自己下半場最重要的事情上。

「斷捨離」不只用在居家整理

這就是常被人掛在嘴邊的「斷捨離」觀念,只是範疇從居家整理拓展到各種事務而已。開始實行後,很自然的會先從判斷已經「不合時宜」的人事物著手,去除沒有意義的社交、減少物質的消費與積累、決定哪些事想做與不做…,一段時間之後,自然會有些成果。但這只是起步,因為充其量只是做到讓累積的速度減慢,只是「斷」,還沒達到「捨、離」。

但要做到「捨」和「離」,除了抑制之外,還需要對自己有所覺察,包括價值觀、自我界定與人生目的,如此才能毫不猶豫的把已經存在於身旁、生活中的事物,不該留的就捨得不留。

從自己最喜愛的事物著手,做出取捨

我最近就嘗試採取積極的行動,從自己最喜愛的事物開始。我是一個愛閱讀的人,每次逛書店總會帶幾本回家,保守估計家中與辦公室共計有5,000本左右藏書。雖然也會把一些讀過不想留的書透過二手出清,但幾年下來也不過就是清掉幾百本,始終覺得這是自己熱愛的事物,怎麼捨得?

但實在受不了自己家裡處處都有書堆的景象,決定每天睡前清出5~10本書(裝一個小紙盒)透過網路書店二手銷售。這次鐵了心除了讀過的之外,也把買回來一直未讀的納入。除了要讓雜亂的房間清爽一點,也是一種自我修煉的過程:慢慢地讓自己越來越能捨得。

挑的時候,一直要克服「這本應該還是會讀吧?」「這本絕版了啊,之後買不到了」「我先讀一遍再說吧」⋯的念頭,但就規定自己「每天裝一盒寄出」,嚴格執行。

之所以要這麼決絕,是因為認清了時間不會憑空生出來的,那些以往一直沒時間讀的書,不會突然就有空一一讀完了,甚至就算真有時間,也該用在對自己更有價值的事情上,不要再抱著沒有根據的想像—以為把書留著就有用。

之所以每天一點點進行而不是一次大整理,是因為要改變自己長期的行為模式,需要養成新的習慣,一點一點持續來,才能替代原來習以為常藏書越多越好的行為模式。

藉由自省,深入察覺此刻的自己

連續幾天進行下來,發現每晚決定要把哪幾本裝箱時,也是一個自省的過程。動念買每一本書都有個當下的理由,然而隨著時間,那些理由也許不再:也許是自己人生重心改變了、想要學習的事已經透過其他經驗完成了,又或者是欣賞、認同的人事物已經不同...很自然的,相關的書就未必需要繼續留在書架上。

在每晚的清書行動,為了怕「錯殺」,有些書會很快的翻閱一遍,確定這本要出清。這也讓我更加清楚自己的邊界所在:有些書不留,是因為我已經跨越過它的程度。有些書不留,是因為那本書指的路徑我已經不想去,或自覺到不了了。這才想起之前在書上讀過「一個人的程度,可以從觀察他的書櫃來推知」「書櫃必須是活的、有機的、會增長和淘汰的。」

另一個更加清楚的省思是:以前會覺得自己什麼都想學、想關注,知道越多越好,但事實是時間有限、注意力有限,且諸多知識體系與方法中彼此或有抵牾,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深入對幾項合乎自己偏好的主題認真。所以這次清掉的書,很多是曾經想要拓展的學習領域,如今認份的捨去。

這一次整理,我認為不只是「物」的精簡,過程中也發現「自以為的自己」和「實際上的自己」間的落差,以及「真正想要」和「有也不錯」的不同。對於中年轉型過程中的我來說,是蠻有價值的發現。

(本文原發表於「104高年級」:【老查的中年級觀察】斷捨離是對自己的一種整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