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曾經看到近代著名女作家楊絳女士,寫給女性的一段話,我不是很確定出處是否正確,但內容很值得在此一提,她認為:「一個女人一生中最應該學會的技能不是掙錢,也不是打扮自己,而是無論遇到多大的人生風雨,都要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她接著解釋:「出身,沒有辦法選擇;婚姻,有時候是靠運氣;唯一能讓自己過好這一生的,就是具備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
當然,她想說的是關於愛情的部份,她認為「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離開一個人雖然痛苦,但不要也弄丟了自己,對方既然不值得珍惜,那就別在這段關係中委曲自己,以為用卑微可以換來幸福。學會灑脫,才能感受生命的奇蹟,心存豁然才能遇見最美的自己。」
說實話,我看到上述這一段,關於愛情的部份相當認同外,更讓我想到,其實也適用在任何的人際關係中,長大後才領悟到的是,任何人到最後都是一個人,沒有誰會一直陪著我到最後這回事。說穿了,小時候一直被設定要達標的狀態,就是要好好讀書,最好是國立大學畢業,接著找個鐵飯碗的工作,再找個長期飯票等等,就安穩的過完這一生。
我不否認年輕時真的也是朝此目標前進,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的父母、我的祖父母他們都是這樣過來的,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氛圍的改變,我在前一篇文章提過,人生中的大小事沒有一樣符合家裡的期待,也因此與父母的關係,始終處在沒有交集與無數次父母對我的失落狀態中。
可是父母並沒有因此就放棄我,以往工作常需要出國一段時間,就會在每次要出發前問我,回來就辭掉吧,在台灣找不到工作嗎?職業不是軍公教這種,通通覺得沒有保障,總是耳提面命的說,妳不知道有退休金的重要性?在決定買房子的時候,沒在同一個社區就不同意,最後還好靠自己的能力,買了個離父母很遠的房子,時至今日還是不認同。
上述這些我好像都還可以忍受,畢竟工作、職業、婚姻與置產等等,都是我自己找的,也是靠自己的能力獲得的,說白了就是沒跟父母要任何一毛錢,所以他們再怎麼不滿意,也改變不了什麼。當然原生家庭對我的管教方式很傳統,總是以「要求」為開始對話,再來會搭配使用「我都是為妳好」、「我過的橋比妳走過的路還多」等字句夾雜其中,記得母親最常說的就是「我吃過的鹽比妳吃過的飯多」,還常以「我都是為妳好」當作口頭襌,雖然大部份我都不見得會妥協,但屢屢聽到這些,都會是無形的緊箍咒,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心理諮商師蘇絢慧在列舉「關係界限失守類型」中,提到第3、4種分別是索求無度者與人際界限綁架者,我的認知是這兩種類型的相似度很高,作者認為第3種「索求無度者」是毫無界限概念、習慣依賴他人,喜歡用「要求」來建立關係,或是常以「我都是為你好」來滿足自己的控制欲,而第4種「人際界限綁架者」,常常將「不要那麼自私」、「我都是為了你好」當作口頭禪的假面道德家,企圖使人感到愧疚、陷入自我譴責當中,人際關係的對象中,包含了強勢的家人、伴侶、同事或是朋友。
當然,父母生我、養我是要感恩並予以回報,對於父母的要求能力所及,一定不會推辭,現在回想起來,發號旇令的總是父母,做子女的若是不依從,這些溝通的語言必會重覆釋出,這些適得其反的關心與好意,無所不在。
她建議遇到這樣人際關係,要開始練習「斷捨離」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心中要有「我的存在不是為了滿足你的需要」,勇敢的拒絕去迎合他人,才是可以獲得心靈自由的開始。
作家彭樹君告訴大家的是,不要和對方周旋或是怨恨,也不允許對方繼續以負能量影響自己,同樣的,抽離與對方的距離,自己不要再耗費能量去對抗,那無疑是讓自己陷入同一個負面情緒的漩渦裡,拖著自己往下沉淪。這是我認為在遇到這樣的關係界限失守類型時,較為務實的想法。
以我自己來說,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選擇忠於自己,而不是向外去證明自己,蘇洵慧心理諮商師說得很好,我們要學會「卸下生命中不必要的內疚感」,我就從這個角度來開始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