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經驗談:如何用「歸零」心態面對每個新階段】

【找工作的經驗談:如何用「歸零」心態面對每個新階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許多人在生活中的一大課題是「找工作」。然而,有趣的是,有些人一生中在這方面的經歷卻相對較少。正如我自己,在32歲的年紀,竟然發現自己幾乎沒有真正「找工作」的經驗。


從國中開始,我的學業道路似乎順利得不可思議,而這樣的順利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raw-image



▌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


最早的轉折點大概是國中升高中的時候。當時我參加了屏東高中數理資優班的考試,結果非常順利地就錄取了,沒有經歷太多波折。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似乎不需要特別「找」或「爭取」,路就自然打開。


▌高中時期的科學展覽


高中時期,我因為參加科學展覽的機會,代表台灣到美國參加了ISEF 2010。在那次比賽中,我榮獲了數學科三等獎,這個成就讓我可以免試進入台大數學系。與其他人面臨大學聯考壓力相比,這段經歷讓我再次避免了「找路」的壓力。


▌台大數學系與碩士的順利過渡


在台大數學系畢業後,考取台大應用數學所碩士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過程,因為是母系,只需要考試和辦理手續就順利錄取了。這又是一段輕鬆的轉換,讓我進一步覺得「找工作」這件事與我無緣。


▌中研院的研究助理職位


碩士畢業後,我決定到中研院統計所當研究助理,為申請美國博士做準備。記得當時只是與蔡恆修老師面談了30分鐘,就當場獲得了錄取通知,再一次順利過渡到下一階段。


▌申請美國博士與普渡大學


當我申請美國的博士學位時,我根據自己的實力評估,選擇申請排名10-30的學校。結果普渡大學的統計系給予了我Ross Fellowship,我也就再次順利上岸,無需過多費心於找學校的問題。


▌UCLA的博士後研究機會


博士畢業時,老闆問我是否有興趣到UCLA從事生成數據的研究,我感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值得研究的領域,因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於是,我的博士後職位也就順利敲定。


▌每個新階段的「歸零」心態


回顧過去的學術和職業道路,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激烈的競爭和找工作的壓力,但每到一個新的階段,我都會把自己「歸零」。這種歸零的心態讓我在新的環境中不會依賴過去的成就,而是從零開始,重新累積、重新努力。


這或許是我面對新挑戰的一個核心信念。無論是學業還是職涯,每當進入一個新領域,我都會讓自己忘掉過去的輝煌,將焦點放在當下和未來。


希望這個分享對你有所啟發。如果你也在面臨找工作或轉換新階段的挑戰,不妨試試用「歸零」心態,從零開始,重新定義自己。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8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加盟模式正在成為零售行業主流的經營模式。」 「比起獨立創業,加盟一個大品牌,可以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支持,不用太操心設備,貨源,產品,裝修設計,還可以使用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甚至派遣店長。」 「林林總總的加盟業態有四種:一次性加盟,管理型加盟,供應鏈型加盟,投資型加盟。」 「一
今天的主題,來自萬維鋼的《菁英日課》中的一篇,講的是人生中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篇文章非常精彩,讓我感觸頗深,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這兩件事是什麼呢? 一件是 "學習",另一件是 "搜索"。 ▌為什麼學習和搜索值得無限投入? 在萬維
最近,我開始體會到深度閱讀與筆記的重要性,並發現了一個能夠有效連結資訊的方法。這個過程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進一步轉化為實用的內容。 下面,我會分享這個流程以及如何將會議筆記與深度閱讀結合,從而建立強大的知識庫。 ▋深度閱讀如何幫助我們連結知識 深度閱讀的精髓在
今天早上進行了一個有趣的閱讀實驗,選擇了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中的文章來進行深度閱讀和卡片筆記法。我發現這樣的閱讀方式非常值得分享,以下是我的一些記錄與心得。 ▋全文深度閱讀的結構 我閱讀的是一篇長文章,並且將它視為一個章節來分析。文章內部會有幾個二級標題,每個標題下會有多個段落。這些段
作為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中要同時應對多項任務和指導,建立一套可靠的「工作流」是你能順利完成學位的關鍵。不僅是為了眼前的目標,而是讓你的研究和學習系統能夠持續發展。當我們不再只專注於單一項目的成敗,而是投入於系統的優化,你的研究效率將顯著提升。 ▌目標 VS 系統:研究生的兩種成長模式
人類社會中,優越感似乎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學校、職場,甚至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能遇見一些人,仿佛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越感」。然而,這種感覺真的必要嗎?從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中關於「解構」的討論出發,我開始反思這些「優越感小丑」的行為。 ▌打破二元對立,重新審視優越感 解構,簡單來
「加盟模式正在成為零售行業主流的經營模式。」 「比起獨立創業,加盟一個大品牌,可以直接得到品牌方的支持,不用太操心設備,貨源,產品,裝修設計,還可以使用品牌方提供的經營管理培訓,甚至派遣店長。」 「林林總總的加盟業態有四種:一次性加盟,管理型加盟,供應鏈型加盟,投資型加盟。」 「一
今天的主題,來自萬維鋼的《菁英日課》中的一篇,講的是人生中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投入無限的精力和時間。這篇文章非常精彩,讓我感觸頗深,因此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 這兩件事是什麼呢? 一件是 "學習",另一件是 "搜索"。 ▌為什麼學習和搜索值得無限投入? 在萬維
最近,我開始體會到深度閱讀與筆記的重要性,並發現了一個能夠有效連結資訊的方法。這個過程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還能進一步轉化為實用的內容。 下面,我會分享這個流程以及如何將會議筆記與深度閱讀結合,從而建立強大的知識庫。 ▋深度閱讀如何幫助我們連結知識 深度閱讀的精髓在
今天早上進行了一個有趣的閱讀實驗,選擇了香帥的北大金融學課中的文章來進行深度閱讀和卡片筆記法。我發現這樣的閱讀方式非常值得分享,以下是我的一些記錄與心得。 ▋全文深度閱讀的結構 我閱讀的是一篇長文章,並且將它視為一個章節來分析。文章內部會有幾個二級標題,每個標題下會有多個段落。這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