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碩博士生該如何有效利用 AI 提升研究效率?】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的潛力和挑戰。這段論述讓我深感共鳴,尤其是對於碩博士生在研究工作中應該如何看待與運用 AI,有許多值得分享的經驗。



▌AI 是輔助工具,不是萬靈丹


Ethan Mollick 提到,AI 的表現可能令人驚喜,也可能令人失望,甚至有時會讓人感到不安。這點在我的使用經驗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以我的學術研究工作為例,ChatGPT 可以幫助我快速整理文獻、編寫摘要、翻譯外文資料,這對於碩博士生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尤其是在需要短時間內完成大量文獻閱讀或是寫作的情境中。


然而,AI 並非萬能,尤其在創意性或高層次的分析工作上,AI 的表現就顯得比較薄弱。碩博士生們必須了解 AI 的使用範疇,把它視為一個加速器,而非代替我們思考的工具。


▌熟悉 AI,發現它的能與不能


自 2022 年底 ChatGPT 問世後,我就開始嘗試使用它輔助我的研究工作。剛開始,ChatGPT 的確讓我耳目一新。它能在短時間內幫助我將想法快速形成初稿,這對於在學術生涯中需要撰寫大量報告、論文的碩博士生來說,是個不可多得的幫手。尤其是當你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提交研究計畫或論文提案時,AI 可以極大地縮短「從構想到完成草稿」的時間。


不過,隨著我使用次數的增加,我逐漸發現 AI 的局限性。例如,當我需要它生成有創見性的內容,或是分析複雜的研究問題時,AI 往往難以滿足我的需求。這讓我意識到,AI 更適合做「改寫」或是「摘要整理」的工作,而非替我們思考或產出新穎的見解。


▌提問質量決定 AI 的回應質量


碩博士生在使用 AI 的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一點:AI 的回答品質取決於你能夠提出多麼精準的問題。這就像是在研究工作中,如果我們的研究問題不夠清楚或具體,結果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要從 AI 那裡獲得有用的資訊,我們必須學會如何提問,這包括問題的結構性、明確性,甚至是背景知識的準備。


另一方面,即便 AI 給出了不錯的解答,碩博士生是否能夠理解並應用這些資訊,仍然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學術素養和判斷力。換句話說,AI 可以加速你的思考,但無法取代你對研究問題的深入理解。


▌人與 AI 共存:不斷提升自我


經過多次使用 AI 後,我深刻體會到,碩博士生與 AI 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一個「共存與進化」的過程。使用 AI 不是為了逃避自己該做的思考,而是要通過它提升我們的效率,幫助我們專注在更具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上。如果我們僅僅依賴 AI,卻不願意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那麼最終我們可能會成為第一批被這類「廉價的平均智慧」替代的人。


不過,這樣的變革對碩博士生來說也並非壞事。AI 的出現,迫使我們更清楚自己在哪些領域具備競爭力,哪些部分需要加強。透過不斷學習如何有效使用 AI,我們可以更快地適應未來的職場環境,甚至在學術圈內占得先機。


因此,面對 AI 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運用它來提升工作效率,更應該不斷反思和提升自己。畢竟,適者生存,那些能夠靈活應用 AI 並不斷自我進化的碩博士生,將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