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選擇題」標準答案的教育,扼殺了多少人「探索」的勇氣。
一直以來,標準答案給了我安全感,「標準答案」隱含著「每個問題」都有正確答案,並且總有一個「被外界認可」的答案。
長大後才發現,真實世界沒有「標準答案」。很多事情既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沒有「商量空間」,你也不需要因為暫時沒找到「正確答案」而退縮。
在美國擔任交換生,以及在法國唸研究生,讓我有機會跳出東亞「追求標準答案」的教育體系,學會與「沒有標準答案」的「不安全感」共處。
我讀的是商學院,儘管「商學」是個相對「靈活」的專業,然而過去在東亞的教室裡,大多時候依然是教授單項式的傳輸「理論(theory)」和「架構(framework)」
我第一次接受「沒有標準答案的」案例教學模式(case study method) 是在美國。案例教學模式是將我們想像成「公司的領導層」,在面臨企業「某個重大商業問題」時,應該怎麼做決策?
我記得課堂上進行了熱烈的教授和學生之間的「雙向討論」,討論了很多「解決方案」,然而直到下課前,教授都沒有明確拍板「到底哪個方案是正確的」,只是總結每個方案的利與弊,這讓一直以來追求「標準答案」的我很不習慣。
下課後,我詢問教授「所以正確的決策是什麼?」
教授笑著回答「你們討論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答案呀。」
雖然網路上都能查到這些真實案例,也能查到這些公司「最後的決策」是什麼,然而當時的答案,套用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可能又行不通了。之所以讓你們討論,就是讓你們「在不確定答案」的情況下「做決策」。
商業世界裡「沒有標準答案」,就是「唯一的答案」。
這讓當時20歲的我大受震撼。
後來我繼續去讀了全球Top商學院,畢業後成為管理顧問公司商業分析師,越來越認同「長大就是忍受模糊,接受沒有正確答案」。
觀察企業的領導層及創業成功的人,會發現「越是能忍受不安全感,在有限資訊裡建構自己一套邏輯體系的人,越能往上爬;越是需要他人的清晰指令,不然就無所適從的人,越只能原地踱步」
雖然沒有「正確答案」聽起來讓人無所適從,但也代表「成功」沒有「標準答案」,只能靠「多嘗試」。試的次數越多,越有可能踩到「成功」的機會。
成功是「試」出來的,而不是「規劃」出來的。
就像完成一面拼圖,你很難光看到碎片,就在腦袋裡規劃出「正確的拼法」,而需要不斷地「試錯」,才能提高拼對的速度。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學校裡「排名靠前」的好學生,出了社會以後,很難有想像中「質的飛躍」。
他們太需要「正確答案」給予的安全感了,因此不敢大膽嘗試。而沒那麼聰明,卻比較大膽的人,往往能被他們試出一條成功的路來。
人際關係也是一樣的,小時候以為「朋友必須得是一輩子的,敵人永遠會是敵人」。
然而隨著成長,每個人的成長軌跡開始不同,有些朋友因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而漸行漸遠;有些曾經無感的人各自努力了之後,發現有天「殊途同歸」,居然還成為合作夥伴了。
長大也是學會給人際關係留有「退路空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因此,成長就是不再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學會在「不確定中做決策」、勇於嘗試。「容忍模糊」有助於職涯發展,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靈活轉變,才能更能適應這多變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