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意識---<筆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提問,經常出現在我們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中,但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提問? 因為疑問會讓人主動去思考,問題可以使人感到困惑,我們的心靈一旦感到困惑就會產生出想解決困惑的動力。雖然疑問使人主動思考,但是提問的過程中時常讓人遇到困境,其原因在於提問者未能真正明白問題的全貌,或是問題內包含了許多議題導致無從下手。問題意識是一種針對自身疑問的後設思維,簡單來說就是面對自己問出的疑問提出質疑,例如我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能帶給我什麼啟發? 當你明瞭自己提問的目的之後,才能更好思考如何解決疑問。而自身的問題意識是需要經常培養,這裡有2個階段性的原則可以遵守 :

1. 水平式思考 : 或是發散思維,這個階段的思考主要就是去聯想與問題相關的想法,不斷列舉與之相關的知識、概念和問題。

2. 脈絡思考 : 對上面列舉出的想法進行深入的發展,也就是向下挖掘每個想法的深度,透過邏輯思維思索、交錯串聯,找尋其中的細節、本質。

參考書籍 :

<<精準提問>> 作 : 洪震宇



avatar-img
0會員
15內容數
分享一些我學過的筆記和心得。 側重學習與思考技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Ju的筆記本 的其他內容
從局部到看見整體,從細節到看見全貌,不讓自身的思維局限於機械性思考的問題中,而是擴及整體性系統的結構問題。 事件的發生可能源自於多個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假如一個事件持續且重複發生,其背後可能存在著某個模式驅動著,模式的形成依賴於系統的組織架構。像這樣將思考一層、一層往上架構,逐漸看清事件背後隱
系統主要有3種性質 : 系統的自組織性、適應性和層次性。 1.    自組織性 : 是指系統自身內部自主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功能,發展不同的能力是為了能透過組合這些功能來發揮出全新的獨特作用,並且以此影響和改變外界環境。系統的內部結構是系統行為的基礎與根源,相同的組成要素(系統變數),不同的組成結構
系統是什麼? 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是它一群由相互有關連性的個體遵循某種規律組織在一起運作,發揮出獨立個體無法做到的工作的群體,而其中有關聯的個體就是組成系統的基本要素,有時也可以稱為系統的變數。系統變數包含2個概念,系統存量與流量,系統的整體狀態幾乎無法用一句話描述,只能透過變數的狀況才能了解整體的情
邏輯思考是一種有序的思考結構,按照一定的規律去分析、解釋和聯想,最後得到一個相對有效的結果。剝離表象,解析其內涵,挖掘被隱藏起來的事實,觸及本質是它具有的特性。論證是邏輯裡一個重要的概念,也是體現邏輯魅力的具體形式,論證基本上由前提和結論兩個部分組成,由前提推導致結論而不是前提加結論的組合形式,一個
獨立思考應該是指運用自身的學識去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評價,面對全新的資訊、知識,不是直接記憶、接納它們,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容易形成教條式思維,有框架的思維會使思考經常受到約束。調用自身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去思考、對比、分析,從中獲取有用的知識並修正、改進自己或形成自己的觀點、評價。 心理學裡
大綱 說明我對知識體系與知識管理系統的定義,其次描述兩者的特性,包含它們相似處與差異,再者討論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分享建立知識體系對我有何意義。 內容 甚麼是知識體系,它是指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包含對知識點本身的一些自我的看法,並且這些知識點之間有明確的、清晰的脈絡與關聯性,換句話說就是這些
從局部到看見整體,從細節到看見全貌,不讓自身的思維局限於機械性思考的問題中,而是擴及整體性系統的結構問題。 事件的發生可能源自於多個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假如一個事件持續且重複發生,其背後可能存在著某個模式驅動著,模式的形成依賴於系統的組織架構。像這樣將思考一層、一層往上架構,逐漸看清事件背後隱
系統主要有3種性質 : 系統的自組織性、適應性和層次性。 1.    自組織性 : 是指系統自身內部自主發展所需要的能力、功能,發展不同的能力是為了能透過組合這些功能來發揮出全新的獨特作用,並且以此影響和改變外界環境。系統的內部結構是系統行為的基礎與根源,相同的組成要素(系統變數),不同的組成結構
系統是什麼? 按照維基百科的解釋是它一群由相互有關連性的個體遵循某種規律組織在一起運作,發揮出獨立個體無法做到的工作的群體,而其中有關聯的個體就是組成系統的基本要素,有時也可以稱為系統的變數。系統變數包含2個概念,系統存量與流量,系統的整體狀態幾乎無法用一句話描述,只能透過變數的狀況才能了解整體的情
邏輯思考是一種有序的思考結構,按照一定的規律去分析、解釋和聯想,最後得到一個相對有效的結果。剝離表象,解析其內涵,挖掘被隱藏起來的事實,觸及本質是它具有的特性。論證是邏輯裡一個重要的概念,也是體現邏輯魅力的具體形式,論證基本上由前提和結論兩個部分組成,由前提推導致結論而不是前提加結論的組合形式,一個
獨立思考應該是指運用自身的學識去形成屬於自己的獨特評價,面對全新的資訊、知識,不是直接記憶、接納它們,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容易形成教條式思維,有框架的思維會使思考經常受到約束。調用自身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去思考、對比、分析,從中獲取有用的知識並修正、改進自己或形成自己的觀點、評價。 心理學裡
大綱 說明我對知識體系與知識管理系統的定義,其次描述兩者的特性,包含它們相似處與差異,再者討論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分享建立知識體系對我有何意義。 內容 甚麼是知識體系,它是指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包含對知識點本身的一些自我的看法,並且這些知識點之間有明確的、清晰的脈絡與關聯性,換句話說就是這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為什麼諮商師會一直問你問題? 諮商師不懂你 & 諮商師在引導你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找出問題、避免問題、把問題當問題看。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想明白: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清楚事情的原理或是發生的原因,及如何去對應的解法。包含了3個中心思想:這事情的原理(或原因),專案要呈現的方式,以及我們該如何完成。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心中有疑惑嗎? 再次想一下這個疑惑,在心中思考著它, 然後, 。 。。 。。。 。。。。。 。。。。。。
為什麼諮商師會一直問你問題? 諮商師不懂你 & 諮商師在引導你
Thumbnail
不少人會說 找到背後的 Why 很重要,的確這很重要。 但有時候在探索的時候,未必是一個好問題。
Thumbnail
「大家意見好多...要怎麼找到最佳解法?」 「叫我解決?根本沒想法啊!靈感枯竭啦!」 「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 你是不是想找一套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構想創新方法呢? 「設計思考」也許就是你積極追求的解答,往下閱讀來初步認識這個新思維!
Thumbnail
找出問題、避免問題、把問題當問題看。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想明白: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清楚事情的原理或是發生的原因,及如何去對應的解法。包含了3個中心思想:這事情的原理(或原因),專案要呈現的方式,以及我們該如何完成。
Thumbnail
無論是生活上或工作上每個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但為何有些人面臨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而有些人卻能輕易迎刃而解呢? Why-Why分析,也被稱作5個為什麼分析,常被用來識別和說明因果關係鏈,透過不斷提問為什麼前一個事件會發生,直到回答 “沒有好的理由” 或,直到一個新的問題被發現時,才停止提問。
Thumbnail
心中有疑惑嗎? 再次想一下這個疑惑,在心中思考著它, 然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