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面臨著需要在收益與損失之間做出選擇的情況,在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商業篇)》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人性特質—「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這個概念不僅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決策,更是企業經營和投資決策中一個關鍵的心理因素。
人類天生就有一個顯著的心理特徵:失去某樣東西帶來的痛苦感,遠遠大於獲得同等價值物品所帶來的快樂感。這種「損失厭惡」的傾向,往往會導致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策。
有個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案例,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關於癌症治療決策的調查,他們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描述同一個治療方案:
第一種表述:「假如你得了癌症,有一款新藥可以治癒癌症,但有風險,20%的服用者可能因此而死,你會選擇服用嗎?」
第二種表述:「假如你得了癌症,有一款新藥可以治癒 80%的癌症患者,但其餘的人會死亡,你會選擇服用嗎?」
這兩個問題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情況,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然而,研究結果顯示,在第一種表述下,大多數人選擇不服用;而在第二種表述下,絕大多數人卻選擇服用。這個結果清楚地展示了「損失厭惡」的影響——當我們將焦點放在可能的損失上時(20%的死亡風險),人們傾向於迴避;但當強調獲得的可能性時(80%的治癒機會),人們則更願意接受風險。
這種心理特質在職場決策中也非常普遍。例如,當一個行業或公司明顯走下坡路時,許多員工即使看到了危機訊號,卻仍然選擇留在原地。他們會列舉各種捨不得離開的理由,包括感情因素、既得利益等。這些人實際上是在用「損失厭惡」的心態,讓自己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之中。
為什麼我們會如此不理性?這是因為人類在評估損失和收益時,總是傾向於高估損失、低估收益。這種偏差導致我們在面對風險時,常常選擇維持現狀,即使這可能讓我們錯過更好的機會。
那麼,如何克服這種「損失厭惡」的傾向呢?羅振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方法:跳出收益和損失的直接比較,轉而採用置身事外的視角來做決策。
舉例來說,當你想購買一件價值 1,000 元的商品時,與其糾結於買或不買的選擇,不如換個思考方式:假設現在同時擺在你面前的是這件商品和 1,000 元現金,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你會選擇哪一個?這種思考方式能幫助我們擺脫情緒的影響,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我認為「損失厭惡」確實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決策,但認識到這一點就是改變的開始。在商業決策中,我們需要特別警惕這種心理傾向,避免它影響我們的判斷。
「損失厭惡」是人性中一個根深蒂固的特質,它常常導致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策。要克服這個傾向,關鍵在於學會用更客觀的視角來評估選項,而不是被可能的損失所束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商業決策中保持理性,做出更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