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VS「愛自己」很矛盾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和「愛自己」很矛盾嗎?

以前常聽到這兩種說法,起初聽到的感覺有點感覺有點矛盾

後來的解讀是:「不要把別人眼中的你看得太重要」,因為別人眼中的你,是種自己腦中所塑造出來的形象

「愛自己」是「聆聽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是自己的感受。所以,重點在於:在生活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的感受更好

1

例如,出現一個小錯誤時,會覺得好像大家都在看自己怎麼樣,說錯一句話,或者衣服沒穿得特別得體,內心就開始不安

但事實上,大部分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在意,不會去注意別人這麼多。

所以,與其糾結別人的反應,不如問問自己,當下是不是自在、是否感到開心,也就是著重自己感受

2

小時候,很可能會很在意別人的眼光,覺得別人怎麼看自己很重要,例如,出現一個小錯誤時,會覺得好像大家都在看自己怎麼樣,然後感覺到很不安,但事實上,沒有這麼多人在乎

後來發現,其實很多評價也只是暫時的,長大後來看,當年那些評價,都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所以與其陷入一些人的評價而不安,不如想想看,我幾年後會在意這件事情嗎? 這樣對事情就能比較釋懷,讓自己釋懷和安心,就是種尊重自己感受

不過,如果某些言語造成創傷,這也就需要去關心自己,找尋一些方法解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不然這創傷會讓自己當下和未來感受都變差

3

追求目標和成就,其實也是一種讓自己感受提升的方式

實際上,在千百萬年之後大家都會遺忘所有的事情,都會忘記這些這些事情,所以別人怎麼看真的還好

所以,真正的追求成就的目的,是讓自己的感受好一點,有些目標你認為值得追求,就可以去追,因為過程中那種追尋目標的感受,這也就是一種真實的感受

但如果有些事情,最終沒達成,也不用因此太焦慮,畢竟從更大的角度看,用千百萬年或宇宙角度來看,在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會遺忘

4

幫助他人呢,也不是為了維持別人眼中的某個形象,因為這樣做常常帶來很多擔憂,會讓自己很累

幫助他人的用意,其實也是在提高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例如感受到與人的連結、自己能夠做一些什麼、從中的滿足感,都是一種感受

那每種助人帶來的感受是不同的,例如有些助人會讓過程中自己的感受很差,這部分就少做,減少那種自我犧牲的感受

助人時,多選擇一些能讓自己感受好的,可以想想看自己想幫助誰、以及用什麼方式去幫助,過程中去體會和尊重自己的感受

這樣的幫助,不是為了維持形象,而是讓自己感受好一點

5

放下對於塑造他人眼中形象的追求,常常會讓我們生活中的心態更輕鬆

一個人這一生要怎麼過,真的沒有那麼多人在乎,這能使我們獲得更大自由,把重點放在感受,試著讓自己現在和未來的感受都更好一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你羨慕他人嗎? 是否羨慕其他人的外表,事業,還是生活方式...等等。今天開始學習羨慕自己吧!我們都知道愛自己和接納自己很重要,其實羨慕自己更可以讓自己增加不少信心喔! 認識自己  你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嗎? 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是自我認識的重要一部分,優點和缺點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學會尊重自己的
Thumbnail
你羨慕他人嗎? 是否羨慕其他人的外表,事業,還是生活方式...等等。今天開始學習羨慕自己吧!我們都知道愛自己和接納自己很重要,其實羨慕自己更可以讓自己增加不少信心喔! 認識自己  你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嗎? 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是自我認識的重要一部分,優點和缺點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學會尊重自己的
Thumbnail
你聽見自己的吶喊了嗎? 有沒有一些時候,你渴望能有一個人懂你,讓你知道你不孤單。你期待能有一個人發現你,他能接收到你傳遞的訊息,能看到你的傷、你的痛,能填補你內心的空洞,能讓你找到活著的理由;然而,是什麼讓你需要透過別人看見自己的存在?
Thumbnail
你聽見自己的吶喊了嗎? 有沒有一些時候,你渴望能有一個人懂你,讓你知道你不孤單。你期待能有一個人發現你,他能接收到你傳遞的訊息,能看到你的傷、你的痛,能填補你內心的空洞,能讓你找到活著的理由;然而,是什麼讓你需要透過別人看見自己的存在?
Thumbnail
在開啟認識自我的道路上, 或許你會自信不足、 擔心自己做不好、 容易跟別人比較、 過度在意他人的感受與想法, 但請為自己勇敢一次, 偶爾停下腳步, 問問自己內心的感受與需求, 再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Thumbnail
在開啟認識自我的道路上, 或許你會自信不足、 擔心自己做不好、 容易跟別人比較、 過度在意他人的感受與想法, 但請為自己勇敢一次, 偶爾停下腳步, 問問自己內心的感受與需求, 再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Thumbnail
一個人的價值,到底是誰來定義的?其實自己的價值,來自於自己的能力,唯有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上,才能發揮自己生命的最大價值。 人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高傲自大,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一樣的去看輕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值得被尊重,值得被肯定鼓勵,值得去發掘一個人的長處。 如果總是認為自己很厲害,於是
Thumbnail
一個人的價值,到底是誰來定義的?其實自己的價值,來自於自己的能力,唯有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上,才能發揮自己生命的最大價值。 人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高傲自大,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一樣的去看輕他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值得被尊重,值得被肯定鼓勵,值得去發掘一個人的長處。 如果總是認為自己很厲害,於是
Thumbnail
親愛的!今天我想討論一些重要的事——自愛。 我知道這聽起來超級俗氣。 但請聽我說,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感覺會影響一切。 我們都會經歷過對自己感到沮喪或懷疑自己價值的時期。 但持續的低自尊會嚴重拖累你的心理健康。 當你不重視自己的優勢和天賦時,你更有可能讓別人虐待你,放棄對你來說可能很好的機會,
Thumbnail
親愛的!今天我想討論一些重要的事——自愛。 我知道這聽起來超級俗氣。 但請聽我說,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感覺會影響一切。 我們都會經歷過對自己感到沮喪或懷疑自己價值的時期。 但持續的低自尊會嚴重拖累你的心理健康。 當你不重視自己的優勢和天賦時,你更有可能讓別人虐待你,放棄對你來說可能很好的機會,
Thumbnail
我們不是因為要當好人才出生的 我們也不是因為要迎合別人才出生的 如果我們太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會想要做好、做到完美,反而把自己逼到一個壓力的臨界點而不自知。 我們要走的是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別人怎麼看我們的路,所以「證明」給別人看是不需要的,反而會讓路走偏;我們只需要堅持自己的意願走下去,無論結
Thumbnail
我們不是因為要當好人才出生的 我們也不是因為要迎合別人才出生的 如果我們太常在意別人的眼光,就會想要做好、做到完美,反而把自己逼到一個壓力的臨界點而不自知。 我們要走的是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別人怎麼看我們的路,所以「證明」給別人看是不需要的,反而會讓路走偏;我們只需要堅持自己的意願走下去,無論結
Thumbnail
你夠自私嗎? 以「我」為優先這樣好嗎? 太多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當你重視自己的同時 也會對別人不那麼在乎 並不是事無關己 也不是任何事情都保持關我屁事的態度 只是學習在決定任何事之前都先以自己為主 你曾經稱讚自己嗎? 你有對自己說過辛苦了嗎? 你對自己的失敗會反省且感謝嗎? 你常請聽自己內
Thumbnail
你夠自私嗎? 以「我」為優先這樣好嗎? 太多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 當你重視自己的同時 也會對別人不那麼在乎 並不是事無關己 也不是任何事情都保持關我屁事的態度 只是學習在決定任何事之前都先以自己為主 你曾經稱讚自己嗎? 你有對自己說過辛苦了嗎? 你對自己的失敗會反省且感謝嗎? 你常請聽自己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