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150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raw-image
  •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 2.2 虛字
  •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 2.4 之乎者也 — 者
  • 2.5之乎者也 — 乎

「乎」字的另一用法,常見,看似簡單,但要進行語構解析卻並不輕鬆。

這個用法最常見於「不亦 乎」句式,用於形成反問句。

下為其中的一些例子﹕

Fu9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篇第一)

Fu10      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論語雍也篇第六)

Fu11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篇第八)

Fu12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莊子內篇逍遙遊)

Fu13      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以義譽之,不亦遠乎。(莊子內篇人間世)

Fu14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呂氏春秋卷十五慎大覽察今篇第八十四)

首先,前面說的「不亦 乎」句式實屬誤導,它只是一個整體句式的一個成份。

Fu9 為例,整個句式應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Fu10 的「不亦可乎」是以「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為前提而提出的。

Fu11 的「不亦重乎」和「不亦遠乎」亦是分別以「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為前提提出的。

Fu12 的「不亦悲乎」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為參照。

Fu13 的「不亦遠乎」指的是「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以義譽之」。

Fu14 的「惑」亦當然是就「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而說的。

所以,「不亦 乎」是不完整的﹔如用作修飾語,它的對象顯然是前面的一段文字。如果我們沒能弄清楚「不亦 乎」是個廣義性質的修飾語,它的各個成份的語構面貌便都不可能有清晰的呈現。至此,我們必須要強調,「不亦 乎」的整個句式實在是「 A,不亦 乎」。

_________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