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146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raw-image
  •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 2.2 虛字
  •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 2.4 之乎者也 — 者
  • 2.5之乎者也 — 乎

raw-image

為什麼給「何以別」指派一個 s/n

我們再細看一下原句。

原句是「不敬何以別 (乎)」,但按漢語的習慣,「何以別不敬」也是慣常用法。《論語‧憲問》的「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可作佐證。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以德報德」中的首個「德」字的參照對象是「何」字,也就是說,如果「德」字屬語構型 的話,「何」字佔據的是一個 位。如果拿掉「何」字,並代入一個名詞,然後使該代入名詞變作「以」字的後項,便有「以德報德」,即「何以報德」的回答。此時,假如「以德報德」屬於 s,「何以報」便明顯屬於 s/n,因為「德」屬於 之故。以此為依據,「何以別」亦屬於 s/n93

按此,Fu1 的推導如下進行﹕

raw-image

__________

93 我們面對的唯一難題是上古漢語中有大量這類的成語句式,比如「作繭自綁」﹑「左顧右盼」﹑「指鹿為馬」﹑「吃一塹長一智」﹑「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等等,多不勝數,四字句式尤甚。我們應該給這類四字成語指派哪個語構型﹖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將嚴重影嚮問句中「乎」字的語構型指派。

待續

5會員
284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二 「乎」字的第一個用法標示問句,看似類同「也」字的用法,其實不然。 我們的分析結果顯示,「也」字的標準用法在於將一個基本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一 上古漢語中的「乎」字大概有兩個主要的用法。 第一個用法應無爭議,比較難處理的是第二個。 先把無異議的處理掉。 第一個用法。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七 有關「白馬非馬」的爭議,不妨在這裏拿出來稍作討論。 事實上,爭議是不必的。當我們了解公孫龍是在執行定義工作的時候,我們便無需對白馬非馬感到詫異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六 最後看一下《公孫龍子‧跡府篇》中的「怪論」。 首先,Ze21 明顯是一個界定句,亦完全符合我們對界定句式的解析﹕ 上古漢語中,「白馬非馬」是一個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五 《海島算經》有一例,界定求前表去島遠近 (前標記與島的距離) 的法則。該算式 (法則) 的脈絡為「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 …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四 上述的例子都出自《孫子兵法》。 法家經典似乎不常見,但下有兩例﹕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車萬乘,後世因稱天子為「萬乘」。所以此句對戰爭的界定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二 「乎」字的第一個用法標示問句,看似類同「也」字的用法,其實不然。 我們的分析結果顯示,「也」字的標準用法在於將一個基本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2.5之乎者也 — 乎 一 上古漢語中的「乎」字大概有兩個主要的用法。 第一個用法應無爭議,比較難處理的是第二個。 先把無異議的處理掉。 第一個用法。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七 有關「白馬非馬」的爭議,不妨在這裏拿出來稍作討論。 事實上,爭議是不必的。當我們了解公孫龍是在執行定義工作的時候,我們便無需對白馬非馬感到詫異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六 最後看一下《公孫龍子‧跡府篇》中的「怪論」。 首先,Ze21 明顯是一個界定句,亦完全符合我們對界定句式的解析﹕ 上古漢語中,「白馬非馬」是一個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五 《海島算經》有一例,界定求前表去島遠近 (前標記與島的距離) 的法則。該算式 (法則) 的脈絡為「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 …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十四 上述的例子都出自《孫子兵法》。 法家經典似乎不常見,但下有兩例﹕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車萬乘,後世因稱天子為「萬乘」。所以此句對戰爭的界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可否和未來人有關?和根源有關?
他思考著古代文明為什麼消失?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證據不一定是王道,數據不一定就是真理,避免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不要太快做出決定或判斷——尋找共同點,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幫助他人重新思考。
Thumbnail
時下解釋「無為ㄨㄟˊ」又說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於是用了很多解釋來圓。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2403 承上篇 今天要談的是此篇文章裏, that的其他例句. 在一篇文章裏, 先把that找出來, 再對應相關文法書分析為何如此應用, 然後進行歸類, 會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而不是看到就背起來, 只看就背, 馬上就忘, 來回幾次, 就走到放棄了.  當然, 如果老師的評量方式就是明天要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說明日文中 「だけ」 及 「さえ」 的用法和差別,讓大家清楚掌握如何選擇適當的詞彙來表達意思。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可否和未來人有關?和根源有關?
他思考著古代文明為什麼消失?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證據不一定是王道,數據不一定就是真理,避免偏見、刻板印象、歧視,不要太快做出決定或判斷——尋找共同點,開放式問題的提問——幫助他人重新思考。
Thumbnail
時下解釋「無為ㄨㄟˊ」又說並不是什麼都不做,於是用了很多解釋來圓。
Thumbnail
人文思維:哲學基本問題期末報告;關於我對語言哲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如果沒有一個受者「我」存在,那麼「貪」與「認同」也無法依附,也不需「情感接受」與「理智理解」,「信念」沒有依附者,自主權不存在「自方與主體」,一路勢如破竹斷除煩惱。
Thumbnail
2403 承上篇 今天要談的是此篇文章裏, that的其他例句. 在一篇文章裏, 先把that找出來, 再對應相關文法書分析為何如此應用, 然後進行歸類, 會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而不是看到就背起來, 只看就背, 馬上就忘, 來回幾次, 就走到放棄了.  當然, 如果老師的評量方式就是明天要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說明日文中 「だけ」 及 「さえ」 的用法和差別,讓大家清楚掌握如何選擇適當的詞彙來表達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