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30 雙語臺灣:來自當前大學生的見解與隱憂

raw-image


【2030 雙語政策】是政府於 2021 年以來持續推動的一項具有雄心壯志的計劃,目標是提升國人(特別是年輕世代的英語能力),進一步鞏固臺灣在國際舞台的競爭力。然而,作為當前政策的核心受眾之一,我們大學生的視角如何看待這一政策?在欣喜於其願景的同時,是否也面臨隱憂與挑戰?以下,我就以身為大學生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大學生的正面看法:機遇與國際化

首先,2030雙語政策不可否認的對我們這一代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提升教育品質的機會。根據《遠見雜誌》2022 年的調查,有超過 65% 的大學生認為英語能力是未來求職和國際化的重要關鍵。雙語政策的推動,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環境中強化專業英語力,不僅能幫助我們提升語言能力,也能更有效地接軌國際學術資源和國際化的職場環境。

在國際日益激烈的競爭下,雙語教育有助於我們走向世界。無論是在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研究或是進入跨國企業實習,英語能力都是塊敲門磚。以我的學校為例,已有許多課程開始融入全英語授課的內容,雖然目前仍處於適應階段,但這讓我看到了大學生參與更多全球事務的可能性。  


#隱憂一:專業與語言的學習取捨  

然而,另大學生引發困惑的就是大學推行 EMI 課程(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全英語授課)到底是要教英語?還是教專業?無論是任何一項都對於學生有極大挑戰,何況要用英語來教導專業,從而影響大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成效。

根據教育部 EMI 課程的定義:「在英語非母語的教育機構內提供的學習課程,其內容傳遞、師生互動、學習教材、成果展示與評量,都要 100% 使用英語。特定情況下,學生互動可使用中文,但教師仍應確保至少 70% 的班級溝通是以英語進行。」

臺師大師培學院院長林子斌表示:「但 70% 要如何認定?70% 就能確保良好的雙語教學品質嗎?良性互動的雙語課堂應該彈性調整中文與英語比例,並以專業知識的教導爲核心」、「高教雙語不是『教英語』,應將英語當作專業溝通的『工具』。」若系所的必修課要開 EMI 課程,會同時開出英語、中文兩種版本。根據林子斌觀察,通常外語學習動機較強的同學會選全英語授課版本,課堂參與意願也高,只要課程設計合乎學生需求。

作為大學生,在學習自身科系的專業知識同時,若要再以英語理解,相當於要多花一次的邏輯思考轉換的時間。何況,教學內容多是學生仍在嘗試理解的範疇。這也是教授該如何在兼顧教學進度與教學品質下的產生的問題。而就我的觀察,多數仍舊以教學進度為重(畢竟每堂課程都有其教學目標需要達成,修習的課程也影響著學生們的畢業條件)。在此情況下,恐怕落得學生學習專業上一知半解的窘境


#隱憂二:文化自信與語言學習的平衡

此外,對於我們這一代大學生而言,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挑戰是文化自信與英語學習的平衡。在強調英語能力的同時,我們是否會忽略中文、本土文化及語言,或是其他臺灣多元文化的價值?

語言及文字是傳承文化與歷史脈絡的重要媒介,隨著臺灣邁向國際化發展,使得臺灣學生接觸外國文化與語言的管道越來越多,在學習上也就更加方便。然而,我們卻忽視學習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在過度追求英語能力的過程中,本土文化的認同可能逐漸淡化,尤其是當英語成為某些課堂的主要語言時,我們該如何確保中文及本土語言的深度學習與文化傳承,是一項需要審慎考量的議題。 


#建議:政策實施的多層次與多元化路徑

1. 建立靈活的雙語教學模式

為了解決專業與語言學習之間的矛盾,我認為政策應考慮推動雙語課程的彈性設計。例如,在基礎課程中採用中英雙語授課並逐步增加英語比例,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適應全英語環境。EMI 課程的定義也不應僅限於課程中的"語言教學比例",以避免學生淪於專業學習不彰的問題。

2. 發展本土文化與語言的雙語教材

為兼顧文化自信與國際化,我認為可以在大學課程中融入臺灣本土文化的內容。例如,以課程結合臺灣歷史、地方文化或藝術的英語課程,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增強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深化對本地語言與文化的保存與傳承。  

3. 推動師資專業化與教學品質保障

EMI 課程的推行需要有高度專業的師資,我認為政策應加強教師的雙語教學培訓,並設立清晰的教學評估標準,確保課堂中英語與中文比例的合理分配,以及學生對專業內容的充分理解。同時,也可藉由學生的定期回饋、優化教學方法等,提升課程的實際效益。  

4. 鼓勵跨文化交流與校園實踐

我認為可以設立更多跨文化交流平台,例如:舉辦國際生與本地生的語言文化交流活動,或推動校園雙語實踐基地(如:雙語咖啡廳、會話座談空間等),讓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實際運用英語,增強雙語學習的實用性與趣味性。 


#我的看法

【2030 雙語政策】的願景為臺灣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國際化藍圖,但在推動過程中,挑戰與隱憂亦不容忽視。作為政策的核心受眾,我期盼在雙語政策的實施中,能更多考量學生的需求,並且找到專業學習與語言提升的平衡。在國際化的同時,保留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與自信。  

除了仰賴政府與學校的支持,政策的成功也需要大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並參與政策的實踐。我相信,透過持續的努力與調整,2030 年台灣的雙語化願景是具有一定可行性,並且能成為一個結合文化自信與全球競爭力的成功範例。 




【2024《遠見》前進校園·人才培育計畫】

哈囉~ 我是 2024《遠見》校園領袖,來自國立中興大學的柏毅,感謝您閱讀本篇文章,歡迎與我聯繫交流和分享回饋。

《遠見雜誌》由高希均教授、王力行發行人共同創辦,始終傳播進步觀念、提供社會前進的動力。由「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公益贊助校園人才培育計畫,提供來自全臺各校的校園領袖 12 期《遠見》雜誌,期許透過校園領袖的影響力,讓知識能夠更廣為傳播,並帶領讀者關注全球通膨危機、科技、醫療等影響全球政經情勢、臺灣社會的議題。

#遠見雜誌 #2024 #人才培育 #校園領袖 #11月號 #第461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