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筆記 | 好的樣貌有很多種,不一樣又怎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他只是跟我不一樣而已

不一樣又怎樣?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遇到與自己思考方式、工作習慣截然不同的夥伴。當面對這些「不一樣」的人,我內心總會有種不安:這樣的方法對嗎?會不會有問題嗎?甚至會忍不住覺得,他們這樣是「錯的」,我需要改變他們的想法。

然而,隨著時間演進,我慢慢發現,團隊中的那些「不一樣」,讓這個團隊產生了更多元的樣貌,反而成為許多突破的關鍵。 在那一刻,我才意識到 「不一樣又怎樣?」

今年之前,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從零開始建立團隊的過程中,我親自參與了每一位成員的面試。我的目標很清楚:找到能力出色、價值觀一致、特質相近的人。我希望這個團隊不僅能高效運作,還能彼此和諧相處。幸運的是,我做到了

這些成員真的很棒,不僅專業能力突出,人格特質也令人讚賞。不止一個人跟我提過:「你們團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 — — 好溝通、溫暖有禮。」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作進行得非常順暢。我感到非常滿意,也一度認為,這就是理想團隊的樣子。

凡事都有一個BUT

隨著今年接手另一個團隊,我心中的理所當然遭遇到了挑戰。新團隊的風格與原先的團隊截然不同。這批成員不是我自己挑選的,他們有自己的風格和習慣,也帶來了完全不同的能量,他們和我過去所習慣的模式非常不一樣。

這種不一樣帶給我非常大的「困擾」。這些人的思考方式和我熟悉的模式不同,他們的反應和思考邏輯也讓我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排斥。我無法快速理解他們的行為,也很難完全認同。

或許,我心中也有很多所謂的「應該」吧!?

面對自己的「應該」

在意識到自己心中存在許多「應該」之後,我試著去面對這些念頭。我承認這些「應該」不一定是對的,也不一定適合新的團隊。它們可能是來自過往經驗的積累,也可能是一些尚未被質疑的慣性思維。這些「應該」曾經幫助我建立了目前的團隊,但也可能成為當前進步的阻礙。

我開始跟團隊成員坦誠這一點。我告訴他們,我心中有些預設的標準,這些可能因為過去帶給我成功,或是源於某些不好的經驗,讓我下意識地認為某些方法才是「應該」的。我需要一些時間釐清這些想法,但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努力避免用我的「應該」去框限他們,因為我知道,這樣做只會限制團隊的可能性。

放下「應該」,重新檢視那些「理所當然」

在意識到自己的「應該」之後,我開始反思,這些「應該」背後是否還有它存在的理由?我回頭檢視那些被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逐漸意識到,過去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情境。

很多時候,我們記得了自己「應該」做什麼,卻忘了為什麼一開始要這樣做。我所依賴的那些方法和規則,曾經在某些情境中發揮了作用,但在新的環境裡,它們未必還能有效。當我試著追溯這些「理所當然」的根源時,才發現許多習慣可能只是過去成功的偶然產物,而非不可取代的真理。

重新檢視它們的過程並不容易。它迫使我去挑戰過去的自信,並開放接受新方法的可能性。但正是這樣的檢視,讓我發現了一些更適合現在的方法。一些原本堅守的規則,經過調整後,反而為團隊帶來了更大的效率和靈活性。

經驗是我們的資產,而不該成為枷鎖。

每個人的「應該」和「理所當然」,都是過去經驗的沉澱。

在面對不一樣的人和事時,我試著學習放下執著於過往經驗的「應該」,去重新檢視那些「理所當然」。當我試著理解和接納這些差異時,不僅解放了自己的視野,也為團隊帶來了更多元的可能性。

不一樣又怎樣?正是這些不一樣,讓我們有機會挑戰過去的思維框架,發現新的解決方案,甚至找到比過去更好的路徑。這些不一樣,最終成為了我們團隊成長的力量。

經驗是我們的資產,而不該成為枷鎖。當我們學會與過去共處,卻不被過去束縛,才能真正迎接未來的更多可能。


----


在開始學習 Coaching 之後,我很常在對話中詢問對方背後的原因,試著理解他們的思考脈絡,幫助他們釐清自己的「理所當然」。但「當局者迷」,我忽略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我是否也應該回頭問問自己?我的思考脈絡是什麼?我的「理所當然」又是基於什麼原因產生的?

察覺後,也許不會立刻帶來改變。但我知道,察覺本身就是一個開始。改變需要時間,而它正是在這些反思的過程中逐漸發生。

當然,回頭思考,有時也可能讓我更堅定原本的想法。但那時候,這些想法已經不再是「應該」或「理所當然」,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我身上的標籤:#工程師 #主管 #外商 #科技業 我寫程式,也紀錄自己的故事。 在程式中找 Bug,也在生活中尋找平衡。 這裡,記錄著我這些年的探索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chael Wu 的其他內容
理解與應對職場上的差異 — 「My priority is not your priority?」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忙著處理一個重要的任務時,發現其他一起參與的團隊似乎沒有那麼用心,拖拖拉拉,讓你覺得他們在扯後腿?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關於管理職 「我們都是當上主管,才開始學當主管的」 多數的工程師主管,都是因為在技術能力表現好而被「升」為主管,但在我擔任團隊主管後的幾年,我才慢慢理解到這條路其實並不是升遷,而是轉職。 技術問題往往有一個標準答案,而管理管的是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經歷,因此對同一件事情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理解與應對職場上的差異 — 「My priority is not your priority?」 每個人的地圖上,重點不一樣 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情況?當你忙著處理一個重要的任務時,發現其他一起參與的團隊似乎沒有那麼用心,拖拖拉拉,讓你覺得他們在扯後腿?
「也許我的焦慮,可以讓你感到不孤單?」 升遷,還是轉職? 在我進入公司快一年的時候,大主管和小主管突然找上我,告訴我因為組織改組,需要成立一個新的團隊,負責的領域與我過去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問我,願不願意擔任這個團隊的主管。當時我只覺得升官了?還有新東西可以玩?就這麼傻傻地答應了。
關於管理職 「我們都是當上主管,才開始學當主管的」 多數的工程師主管,都是因為在技術能力表現好而被「升」為主管,但在我擔任團隊主管後的幾年,我才慢慢理解到這條路其實並不是升遷,而是轉職。 技術問題往往有一個標準答案,而管理管的是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經歷,因此對同一件事情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讀書會裡,偶爾會有同學在課堂上提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都不一樣。最近有兩個同學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因為兩個人的狀態不同,解決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這個類似的問題是,他們都會遇到同事,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丟給他們。然而這兩個同學的性格很不一樣,事情的本質也不同,因此
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不一定一樣, 有些人只求混口飯吃,把事情做完就好。 有些人講究事情最終達成的目的,追求把事情做對。 看待事情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你是否曾經想過,事情雖然做好但是沒有把它做對,結果下次還是要重新來過嗎?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如果可以,那時候的我當然希望,我們最好維持著「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的關係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讀書會裡,偶爾會有同學在課堂上提出工作上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每個人都不一樣。最近有兩個同學遇到類似的問題,不過因為兩個人的狀態不同,解決的方式就很不一樣。   這個類似的問題是,他們都會遇到同事,把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丟給他們。然而這兩個同學的性格很不一樣,事情的本質也不同,因此
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工作態度不一定一樣, 有些人只求混口飯吃,把事情做完就好。 有些人講究事情最終達成的目的,追求把事情做對。 看待事情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最終的結果也不同。 你是否曾經想過,事情雖然做好但是沒有把它做對,結果下次還是要重新來過嗎?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我們在工作中往往有可能遇到推力,包含人際相處的挑戰、老闆/主管的領導風格不適應、工時與壓力議題、個人的成長空間受限、薪資遇到天花板等等。 由於我們假定自己已經汲取了現職工作的教訓與限制,並且將其設定為條件,用來篩選下個工作,以避開過往的教訓與限制,也因此我們很容易認為下一個工作會更好。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如果可以,那時候的我當然希望,我們最好維持著「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的關係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