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饅頭與麵包的基因密碼:小麥如何適應東西方飲食文化?

身為世界第二大穀物的小麥,大約在周朝時來到中國,逐漸取代了小米,成為中國人重要的糧食之一。歷經多年,中國人也有了自己的口味,並發展出自己愛用的品系。


到了20世紀時,因為綠色革命,西方世界的小麥發生了新一波的育種風潮;而這波風潮不可避免的也會吹向中國,帶動了新一波的育種。


而全球暖化又是另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育種專家們培育耐熱的品系。


所有的這些,都可以反映在不同小麥的品系上嗎?最近中國的研究團隊,選取了17個小麥品系,進行了基因體的研究。


這些小麥品系包括一個地方品系、15個在現代中國育成的品系、1個從歐洲引進的品系。它們包括了三個時期的小麥,有三個來自1950-1960年代、七個來自1980-1990年代、七個來自2000年以後。


比較基因體分析,研究團隊發現了249,976個結構變異,其中49.03%(122,567個)長度超過5 kb,這意味著小麥歷經長時間的育種,累積了許多變異。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在1980年代開發的品系中鑑定出顯著的結構變異累積,這反映了中國在當時廣泛引入歐洲和美國品系所進行的的育種計劃。


分析這些小麥的基因體,研究團隊發現了兩個非常有趣的點。第一點,他們發現VRN-A1基因在冬小麥與春小麥裡面的基因份數是不同的。大部分的品系裡面的VRN-A1大約為1-3份,少數有4-5份。


VRN-A1是一個春化基因,其表現受到光週期與溫度的影響。過去的研究發現,VRN-A1表現量高的小麥,大抵都屬於冬小麥;表現量少的小麥,則屬於春小麥。


研究團隊發現,具有強烈冬型性狀的品系(如JM22),基因體內的VRN-A1份數較多;其次是普通冬型性狀的品系(如YM158);最少的則是春型品系(如NC4)。有趣的是,較早期的品系多半具有春型等位基因,而現代品系則具有冬型等位基因。


當研究團隊把已有的小麥基因體資料一起納入分析時,他們發現:隨著小麥從中東向中國傳播,VRN-A1的份數變多了;另外,在地方品系中,北方地區的品系的VRN-A1比西南地區的重複的次數更多。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70年間,中國北方現代品系中的VRN-A1數量逐漸減少,目前大部分的品系中含有兩份VRN-A1,少部分有三個。這個現象可能與氣候變遷有關。


研究團隊也針對了VRN-A1在小麥中的表現進行了田間試驗。他們發現,冬性小麥的VRN-A1表現量比春性小麥要高;另外,在VRN-A1不同的三種單倍型之間,冬性品系比較常以單倍型II+單倍型III的組合出現。這些發現意味著當VRN-A1出現重複時,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比我們能預想得要複雜。


第二點則是PIN基因的分布。PIN(Puroindoline)是所謂的「純胺蛋白」,同時具有親水與厭水性。研究發現,它自己會形成小微粒。


在小麥中,有兩個PIN基因,分別被命名為PINAPINB。可能是因為它們同時具有親水性與疏水性,當它們存在的時候,小麥穀粒會變得比較軟,而這樣的小麥磨成的麵粉適合用來製作饅頭、麵條等蒸煮類的麵食;但是若這兩個基因發生突變,則穀粒變硬、磨成的麵粉比較適合用來烤麵包。


研究團隊以PIN基因是否有突變來分類時發現,在中國南方,因為當地居民比較喜歡吃饅頭等蒸煮類麵食,所以當地的小麥品系主要是野生種PIN,也就是軟的;而在中國北方與西方國家,則因為愛吃烘焙的麵包,所以這裡的小麥就以突變種PIN為主了。


所以,透過分析歷年來培育的小麥品系的基因體,我們不僅發現了小麥「生態型」(ecotype)的關鍵基因VRN-A1,我們還發現了吃軟不吃硬的中國南方人與吃硬不吃軟的中國北方人,他們喜愛的小麥品系的秘密。


可惜台灣並沒有種很多小麥,否則我們也可以來看看台灣小麥的PIN基因們的基因型呢!覺得台灣好像什麼麵食(蒸的、烤的)都吃,如果有自己種小麥,結果應該會蠻有趣。


參考文獻:


Jiao, C., Xie, X., Hao, C. et al. Pan-genome bridges wheat structural variations with habitat and breeding.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277-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