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隱性孤單:從青少年的孤獨到親子溝通的重要性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在青少年時期的我,常感到孤單。

雖然念不錯的高中,人際關係還不錯,看似也活耀,但面對課業成績,補習也不見起色,讓我充滿挫敗與無力感。

家人殷切期盼的眼神,讓肩上的巨石更沉重。

我知道念書只能靠自己,沒人幫得了我。所以我把自己的孤單藏起來,不讓人知道自己的痛苦與脆弱。

而那種瑟縮躲在房間陰暗角落裡的孤單感,在人越多,越熱鬧的場合,更是強烈襲擊而來。

所以當我看到《隱性孤單》這本書,這個名詞,有好深的感觸。

其實不只青少年,現代人隱性孤單的比例越來越高,每日的生活幾乎都離不開社群媒體,每個人展現的幾乎都是幸福快樂美好的一面。

真正的煩惱與心事,能說的對象越來越少,甚至會擔心別人怎麼看我,就會把這樣的情緒越埋越深,當作沒看見。

《隱性孤單》這本書,主要談的是親子溝通。父母可以怎樣陪伴孩子,建立信賴的關係與良性的溝通。

書中提到,孩子需要從照顧者眼中,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父母能否適時的給予正向的肯定與鼓勵,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而父母的陪伴跟袖手旁觀的能耐,也是一種對孩子能力的信任。

「跟爸媽拉開距離」是孩子長出自主性的必經過程。

比起解決問題,更難的是和孩子一起待在問題中,陪伴孩子從各角度一起好好欣賞問題,孩子總會自己在某個時刻「頓悟」出自己的解決之道。

家長唯有放下焦慮,心理才能清出空間,仔細思考孩子遇到的困難,可以如何「陪」他面對,而不是「幫」他解決。

一旦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再怎麼做不好,失敗,都會有人愛他。

知道照顧者愛自己,那是一種無條件的愛,一種很有安全感的愛。

孩子就能長出自信與力量,迎向人生的困難與挑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菲雅生活筆記-Sophia Chen 的沙龍
85會員
310內容數
與親子相關議題,包括親子溝通、親子互動,育兒經驗。
2025/04/21
探討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並提出父母應學習放手、信任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更緊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文章以比爾蓋茨的童年故事作引,闡述諮商師建議父母「放棄」,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4/21
探討親子關係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權力鬥爭,並提出父母應學習放手、信任孩子,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建立更緊密和諧的親子關係。文章以比爾蓋茨的童年故事作引,闡述諮商師建議父母「放棄」,讓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的理念。
Thumbnail
2025/04/11
孩子不想補習,是藉口還是真的感到不舒服?親子間的信任與溝通,比一味要求孩子「更好」更重要。別讓愛成為壓力,給孩子空間、相信他們,一起開啟心對話。
Thumbnail
2025/04/11
孩子不想補習,是藉口還是真的感到不舒服?親子間的信任與溝通,比一味要求孩子「更好」更重要。別讓愛成為壓力,給孩子空間、相信他們,一起開啟心對話。
Thumbnail
2025/03/26
孩子不再事事告訴父母,是成長的表現,父母應學習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獨立,並維持關心但不干涉的態度,建立信任感,讓孩子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仍能與父母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2025/03/26
孩子不再事事告訴父母,是成長的表現,父母應學習調整心態,接受孩子的獨立,並維持關心但不干涉的態度,建立信任感,讓孩子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仍能與父母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即使身邊圍繞許多人,內心仍感到孤獨是許多人的共同感受。這篇文章旨在安慰人們,孤獨並非軟弱的象徵,而是成長的過程。它鼓勵讀者接納孤獨,留白心靈,等待真正懂你的人出現。
Thumbnail
即使身邊圍繞許多人,內心仍感到孤獨是許多人的共同感受。這篇文章旨在安慰人們,孤獨並非軟弱的象徵,而是成長的過程。它鼓勵讀者接納孤獨,留白心靈,等待真正懂你的人出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身邊有很多人的時候,仍可能感到孤單的情感經歷,與此同時,也指出即便獨處,只要有知心的陪伴或理解,孤單感便會消失,孤單的根源,往往是內心的缺乏共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身邊有很多人的時候,仍可能感到孤單的情感經歷,與此同時,也指出即便獨處,只要有知心的陪伴或理解,孤單感便會消失,孤單的根源,往往是內心的缺乏共鳴。
Thumbnail
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更加複雜且尖銳,因為它藏在日常的疏離與期待的背叛中。 當人們用「他只是室友」掩飾關係的破裂,實則是在承認彼此無法依靠的現實。 這種孤獨讓人恐懼,也促使我們反思:「尋求陪伴是為了逃避孤獨,還是為了真正的連結?」 唯有學會與自己相處,才能找到不需解釋的真實關係。
Thumbnail
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更加複雜且尖銳,因為它藏在日常的疏離與期待的背叛中。 當人們用「他只是室友」掩飾關係的破裂,實則是在承認彼此無法依靠的現實。 這種孤獨讓人恐懼,也促使我們反思:「尋求陪伴是為了逃避孤獨,還是為了真正的連結?」 唯有學會與自己相處,才能找到不需解釋的真實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孤獨與寂寞之間的區別,強調孤獨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反省和心靈成長的狀態,而寂寞則是源於情感缺失的痛苦體驗。孤獨有助於個人提升自我認識與情感清晰度,而寂寞則可能導致焦慮與情感困擾。我們應學會享受孤獨,以促進自身的成長與韌性。理解這兩者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和情感幸福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孤獨與寂寞之間的區別,強調孤獨可以是一種積極的自我反省和心靈成長的狀態,而寂寞則是源於情感缺失的痛苦體驗。孤獨有助於個人提升自我認識與情感清晰度,而寂寞則可能導致焦慮與情感困擾。我們應學會享受孤獨,以促進自身的成長與韌性。理解這兩者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和情感幸福感。
Thumbnail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這種孤單不易被外人察覺,因此成了“隱性”。 我和孩子,好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但,我們試圖向對方表現,希望被理解。 做媽媽的我,現在才意識到,似乎有點慢。有人和我一樣嗎? 我安慰自己:沒關係!
Thumbnail
是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表面上看起來不孤單,有社交圈或家庭,但內心卻感到孤獨和與他人疏離;這種孤單不易被外人察覺,因此成了“隱性”。 我和孩子,好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但,我們試圖向對方表現,希望被理解。 做媽媽的我,現在才意識到,似乎有點慢。有人和我一樣嗎? 我安慰自己:沒關係!
Thumbnail
孤單寂寞覺得冷:疫情下的孤獨感 一般來說談到孤獨,我們只會認為這只是一種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確實如此,但如果成為「慢性孤獨」,其實就會和很多身心疾病有所連結,譬如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來用及代謝症候群。有孤獨感的人會使其惡化,甚至出現自傷的念頭。
Thumbnail
孤單寂寞覺得冷:疫情下的孤獨感 一般來說談到孤獨,我們只會認為這只是一種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 確實如此,但如果成為「慢性孤獨」,其實就會和很多身心疾病有所連結,譬如憂鬱症、焦慮症、藥物酒精來用及代謝症候群。有孤獨感的人會使其惡化,甚至出現自傷的念頭。
Thumbnail
孤獨,也能療傷。 孤獨感,讓人害怕。為了讓這樣的感受少一點,或者,不去感受到孤獨,我們常常會用忙碌,試圖蓋過這份過於強烈的寂靜……. 其實,有時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孤獨本身,而是和「自己相處」。孤獨感,正提醒著我們,需要把不斷向外追尋的心和關注力,重新移動回自己的身上,好好照顧自己了。
Thumbnail
孤獨,也能療傷。 孤獨感,讓人害怕。為了讓這樣的感受少一點,或者,不去感受到孤獨,我們常常會用忙碌,試圖蓋過這份過於強烈的寂靜……. 其實,有時真正讓人害怕的,不是孤獨本身,而是和「自己相處」。孤獨感,正提醒著我們,需要把不斷向外追尋的心和關注力,重新移動回自己的身上,好好照顧自己了。
Thumbnail
孤獨感,是婚姻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處理婚姻個案 往往大多數個案所談論的 都是一種在關係中卻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但往往要辨認出孤獨感是非常有難度的 因為既然稱為孤獨感,代表這種感受你總是放在心中 一個人藏在心中度過 時間久了,它演變成過於喧囂的孤獨 成為了關係的隱形殺手 你卻還以為是正常
Thumbnail
孤獨感,是婚姻關係中的隱形殺手 處理婚姻個案 往往大多數個案所談論的 都是一種在關係中卻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但往往要辨認出孤獨感是非常有難度的 因為既然稱為孤獨感,代表這種感受你總是放在心中 一個人藏在心中度過 時間久了,它演變成過於喧囂的孤獨 成為了關係的隱形殺手 你卻還以為是正常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孤獨,就如同飲食一般,成為生活中情感的一種調味裝飾,如何與孤獨共處是人生中不可獲缺的課題。 本書分成了五大軸線,孤獨與孤立、家人、親蜜的人、職場以及如何與孤獨共處,這五大議題去做討論。 你曾感到孤獨過嗎?我想生而為人,孤獨都是我們曾經感受過的滋味。 孤獨與孤立,是如此相近又不同的感受。孤獨是物理性
Thumbnail
BBC曾經在去年針對「孤獨」進行了研究調查, 在各個年齡層中,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族群。對於年輕人來說,孤獨可能有多種原因,而16到24歲之間通常是搬家、構建自己的身份認同,並尋找新朋友的過渡時期。 然而,孤獨真的是這麼不好的嗎?
Thumbnail
BBC曾經在去年針對「孤獨」進行了研究調查, 在各個年齡層中,年輕人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族群。對於年輕人來說,孤獨可能有多種原因,而16到24歲之間通常是搬家、構建自己的身份認同,並尋找新朋友的過渡時期。 然而,孤獨真的是這麼不好的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