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撿回來、把自己養回來
有時候痛苦是必須要通過你的
*忍耐是一種情緒調節,避免過度的壓力反應 我慢(がまん)
*超越眼前的困難,看到未來的可能性;在看未來的路而不是眼前的路,看見可能的動力和希望
*「你要看到這條路繼續往前走你會走到什麼地方
」
如果你做自己,別人不喜歡你,你還有自己;
如果你當別人,別人喜不喜歡你,你都不是自己
如果你是一個很沒有辦法忍耐的人,或許你還沒找到讓你願意忍耐的事
*從只想要快樂,到願意接受痛苦
*從享樂的自己變成面對事實的自己
*棉花糖實驗
冷策略與熱策略,比起想著要拒絕排斥某事,分心把注意力移到其他事情上
當你做到這點,你就不會被那個痛苦和深淵拉進去
有時候熱策略也是有幫忙的,激發對事情的熱情與參與感;比方辦大活動腦袋都在想這件事
記憶裡的惡魔:扭曲的經驗、不甘心與不願的聲音
砍掉自己的行為能力/砍掉雙手/砍掉自己的信任
(這集在講被父親砍掉雙手的女兒的故事)
比起想你為什麼這麼做
去想這件事生成的原因/你在關係中感到孤獨嗎?
為了擺脫原因進而去做的這件事(出軌、自暴自棄……),CP值真的高嗎?
如果你在現在找不到你想要的東西、就去森林走走吧
或許你在一邊出走的過程中,你會找到那個沒有被愛的你,還是被愛的
給自己療癒時間
書是人與外在的連結
沒有雙手就是被砍掉對這個連結的主動權
1.每個人心裡的好母親與壞母親
2.切斷和親情的緣分:不被愛只是因為緣分太淺
3.忍耐是一種美德,但忍耐是為了什麼?解讀忍耐的意義
4.小測驗:你的挫折容忍度有幾分?
5.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冷的策略與熱的策略
目標從換掉這個人、改掉思考方式把自己打掉重練
變成「你面對情緒要怎麼處理
」,在現有的思維下怎麼跟情緒共伴
原型的轉換:戰士、受害者、發展出自己生命階段不同的原型
1.每個人都該有一個和金錢無關的興趣
2.你信奉的是神還是其實是妖怪?
3.你崇拜的是什麼?如何轉換供奉的項目?
4.你如何看待失去?
5.如果你是被留下來的人,代表你有你的使命
被留下來的人
想要全力以赴去做
做了以後會死而無憾的事
如果你因為失落而產生憂鬱的狀況
可能你退回比較早的階段
或是你一直沒有脫離那個階段
(透過他人定義你的自尊)他尊 vs 自尊
(別人的去留會造成你的自我價值感受損)
(缺乏彈性的狀態/沒有足夠的心靈能量)
-你的想法正在掌控你
奧修動態靜心
Beck的認知治療主要目標是協助當事人克服認知的盲點、模糊的知覺、自我欺騙、不正確的判斷,及改變其認知中對現實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邏輯的思考方式。治療者透過接納、溫暖、同理的態度,避免採用權威的治療方式,引導當事人以嘗試錯誤的態度,逐步進入問題解決的歷程中。
在治療歷程中,治療者透過和當事人一起檢核想法的可信性、減輕問題的嚴重性、教導當事人「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to learn)的方式下,與當事人建立起「治療的合作關係」(the therapeutic collaboration),協助其體認自己的「規則/前提/信念」(rules/premises/beliefs)的思考模式,並落實信念形成歷程中取得證據的步驟,以跨越「認知的陷阱」(cognitive traps),以改變原有不良的想法。
——簡介 Beck略傳 理論基礎,台灣醫療網
自尊他尊
-別人說你是怎樣的你
-你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適當過濾
-yes,but...
講完但是宣洩卡住的部分
去分辨你好的時候你扮演什麼腳色或狀態
對你來說好的方式/狀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