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化 ∣菜b導日記∣倒數456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L的(三級輔導)心理師入校諮詢即將結束,心理師要和校內的輔導老師及導師進行交接,因為接下來,小L就會從三級輔導再降回為二級或一級輔導,從輔導工作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慢慢變好"的過程。


心理師:「(以下省略30分鐘的談話內容……) 小L有親職化的現象,ta會去照顧單親爸爸的心情,如果不會造成ta身心負面的影響就還好,但還是請老師們稍微留意一下。」


我:「『親職化』是什麼?」


心理師:「哦,就是兒童或青少年承擔了不適合其年齡發展的情緒支持角色,像小L現在的年紀,應該不會,也還不用那麼呵護爸爸的情緒才對,但ta卻時常這麼做,像父母在呵護小孩一般,這就是所謂的親職化,簡單的講,就是親子角色不正確的互換了。」


❦「親職化 (parentification)」是由Minuchin 等人所提出,指孩子承擔父母應負的經濟和社會責任,例如:負擔家計、照顧家人與承擔家人情緒等。主要有二種形式:一是功能性親職任務(例如:負擔家務、照顧手足等),一是情感性的親職任務(例如:承擔家人的情緒、以家人的快樂為優先等),使得孩子擔任起父母的知己、朋友、父母或做決定者的角色反轉現象。


❦ 「關係裡的對等與平衡」是親職化影響的關鍵因素,若孩子擔負家庭照顧責任時能獲得足夠支持與關照,使得付出與獲得間平衡互惠,對孩子的身心未必有負面影響。


❦ 但若是父母過度倚賴孩子提供的照顧,將之視為孩子的職責,使孩子負擔過多的家庭照顧責任,且其照顧責任所涵蓋的範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並讓孩子感受到不公平與不對等,就會使孩子喪失了適合其發展的童年,及影響其自我分化的認知。


❦ 原來"成熟懂事"的特質,也是有年齡上的限制的!!形容一個孩子成熟懂事就像具有"老靈魂",有時不一定是件好事!!







❦ 參考資料

石芳萌、吳麗娟、林世華,民 99,高中職學生親職化、自我分化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41卷4 期第823-846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24會員
867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4/30
自己身在教學現場的第一線, 認清現況也想呼應現況, 於是在今年寒假期間備課的時候, 我就再次調整課程內容濃淡度及評量方式, 以求能在期末時更恰如其份地"搭配"這屆高三學子的狀況。
Thumbnail
2025/04/30
自己身在教學現場的第一線, 認清現況也想呼應現況, 於是在今年寒假期間備課的時候, 我就再次調整課程內容濃淡度及評量方式, 以求能在期末時更恰如其份地"搭配"這屆高三學子的狀況。
Thumbnail
2025/04/29
我親眼看過ta遇到大C老師時那親暱的互動, 「大C老師♡~~~」
Thumbnail
2025/04/29
我親眼看過ta遇到大C老師時那親暱的互動, 「大C老師♡~~~」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我的服務對象,通常是有困擾的兒少,所以不免要面對他們的家長,往常我們不會留下個人聯絡方式,但因為今年我暫時離開職場的特別狀況,其中有幾位在請假前評估較棘手的服務使用者,我還是有與他們的家長聯絡。 一個人活著通常背後有一個系統,只要在其中,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Thumbnail
我的服務對象,通常是有困擾的兒少,所以不免要面對他們的家長,往常我們不會留下個人聯絡方式,但因為今年我暫時離開職場的特別狀況,其中有幾位在請假前評估較棘手的服務使用者,我還是有與他們的家長聯絡。 一個人活著通常背後有一個系統,只要在其中,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小E,高一,才剛滿十五歲,未成年。 卻在輔導諮商時跟老師說, 「我不敢想像自己的未來,只求能有能力照顧好爸爸、媽媽就行了。」 #導師的修煉 之 家庭與經濟弱勢的孩子們 小E覺得,他自己沒有覺得有本事去建構自己的未來,包括另一半及子女,他不敢奢望自己能組織一個家庭,他只想有一點餘力照
Thumbnail
小E,高一,才剛滿十五歲,未成年。 卻在輔導諮商時跟老師說, 「我不敢想像自己的未來,只求能有能力照顧好爸爸、媽媽就行了。」 #導師的修煉 之 家庭與經濟弱勢的孩子們 小E覺得,他自己沒有覺得有本事去建構自己的未來,包括另一半及子女,他不敢奢望自己能組織一個家庭,他只想有一點餘力照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