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免責關鍵:哪些情況下錄音不構成犯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前言

小林是一家公司的資深員工,最近因為績效考核問題與老闆發生爭執。老闆在談話中態度強硬,甚至語帶威脅地說:「如果你再跟我頂嘴,小心我讓你走人,而且不給資遣費!」這番話讓小林感到不安,擔心自己會被違法解雇,於是他悄悄地打開手機錄音,把整段對話記錄下來。

事後,事情果然如小林擔憂的那樣發展——老闆以「業務表現不佳」為由,要求他主動離職,否則不發給任何補償。小林決定拿著錄音作為證據,向勞工局檢舉公司的違法行為。但在提交證據前,他心中產生了一個疑問:「我這樣偷偷錄音,會不會反而違法?」

這個問題困擾著許多在職場中遇到不公對待的員工。錄音究竟是正當取證,還是觸犯刑法的妨害秘密罪?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錄音的法律界線,以及在何種情境下,你的錄音可以成為保護自己的合法證據,而不至於惹上刑事責任。

二、職場錄音的法律風險

(一)刑法第315-1條

  • 條文內容:有下列行為之一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一、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竊聽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二、無故以錄音、照相、錄影或電磁紀錄竊錄他人非公開之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
  • 條文要件:該條重點會在於「無故」、「非公開」


「所謂『無故』係指欠缺法律上之正當理由,而理由是否正當,則應依個案之具體情形,參酌生活經驗法則,由客觀事實資為判斷,並應符合立法之本旨,兼衡侵害手段與法益保障間之適當性、必要性及比例原則,避免流於恣意。」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4458號刑事判決參照。
「所謂『非公開之活動』,固指該活動並非處於不特定或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之狀態而言,倘處於不特定或多數人得以共見共聞之狀態,即為公開之活動。惟在認定是否為『非公開』之前,須先行確定究係針對行為人之何種活動而定。以行為人駕駛小貨車行駛於公共道路上為例,就該行駛於道路上之車輛本體外觀言,因車體本身無任何隔絕,固為公開之活動;然由小貨車須由駕駛人操作,該車始得移動,且經由車輛移動之信息,即得掌握車輛使用人之所在及其活動狀況,足見車輛移動及其位置之信息,應評價為等同車輛使用人之行動信息,故如就『車內之人物及其言行舉止』而言,因車輛使用人經由車體之隔絕,得以確保不欲人知之隱私,即難謂不屬於『非公開之活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參照。

(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4條

  • 條文內容:違法監察他人通訊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免責事由

(一)刑法-對話者

  • 一般法院認為參與對話者對該等對話內容,自無從對參與對話的他方主張具有合理隱私期待。(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06年度自字第3號刑事判決參照。)

(二)通保法-免責規定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29條

  • 條文內容:監察他人之通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罰:一、依法律規定而為。二、電信事業、設置公眾電信網路者或郵政事業人員基於提供公共電信、公眾電信網路或郵政服務之目的,而依有關法令執行。三、監察者為通訊之一方或已得通訊之一方事先同意,而非出於不法目的。
對話之一方為保護自身權益及蒐集對話他方犯罪之證據,並非出於不法之目的而無故錄音;且因所竊錄者係對話之一方,對他方而言其秘密通訊自由並無受侵害可言,所取得之證據,即無「證據排除原則」之適用(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1210號、103年度台上字第1352號參照)

四、結論:錄音是保護自己的利器,但應掌握法律界線

回到小林的故事,他在與老闆的談話中,為了自保而進行錄音。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否合法?答案是肯定的。依據刑法第315條之一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相關規定,只要錄音者本身是對話的參與者,無論是面對面談話電話通話,均不構成刑事犯罪。

錄音不違法的關鍵點

  1. 錄音者是對話當事人:只要錄音者本身參與了對話,就不會構成妨害秘密罪,也不涉及非法竊錄或監聽的問題。
  2. 錄音目的為自我保護或舉證:若錄音內容涉及勞資糾紛、職場騷擾、不當解雇等,可作為證據使用,不會構成刑事責任。
  3. 避免公開散布錄音內容:雖然錄音本身不違法,但若將錄音對外公開或惡意散播,可能涉及妨害名譽或違反個資法,因此應謹慎使用錄音,僅作為法律程序的證據。

有相關法律問題可以私訊官方帳號 @527vvru 或是撥打10分鐘免費法律諮詢專線04-23758749,會有專業律師為回答。







avatar-img
0會員
25內容數
嗨!我是廖啓彣律師,臺中在地的執業律師。我致力於提供客戶專業的法律服務,協助勞工在職場爭取應有權益,並為不動產交易、租賃糾紛、土地所有權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在這裡,我也撰寫並分享有關勞動法與不動產法等實用文章,期望透過清晰易懂的法律知識,幫助民眾解決日常法律問題,讓更多人了解如何運用法律來保障自身權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廖啓彣律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前言 小美是一名電子工廠的生產線員工,平日工作時需長時間操作高溫焊接設備。某天因機台老化未能及時維修,導致設備突然爆裂,小美的手臂被嚴重燒傷,留下了明顯的疤痕。事故發生後,工廠僅安排她簡單就醫,小美是否有其他資源,可以協助她走過創傷恢復的過程呢?這樣的情境在許多職場中並不罕見。當職業災害發生時
一、前言 在某建築工地,一名工人小李負責高空作業。然而,雇主並未提供應有的安全措施,例如安全帶和防墜網,且現場也未設置任何警示標誌。在一次高空作業時,小李因地面濕滑不慎失足,從三層樓的高度墜落,導致多處骨折及永久性行動障礙。由於雇主未能履行提供安全工作環境的義務,小李對於需支付醫療費用及停工期間薪
一、前言 王先生是一家中型公司的資深員工,平日做事任勞任怨,總是默默完成工作,卻因老實性格成為主管欺負的對象。主管不斷加重他的工作量,讓他承擔超出職責範圍的不合理負擔。面對壓力,王同事選擇隱忍,但這種行為已構成職場霸凌,不僅損害他的心理健康,也破壞了職場公平。本文將探討職場霸凌的法律定義,並說明勞
一、前言 每逢農曆年假,餐飲業者常常迎來一波旺季高峰,工作量激增,員工加班成為常態。以陳老闆經營的餐廳為例,平時營業額穩定,但一到農曆年假期間,顧客倍增,營業額往往翻倍。然而,這種忙碌背後也伴隨著高昂的加班費支出。 陳老闆面臨的難題是,由於員工在旺季期間普遍加班,每人每日的加班費按照《勞動基準法
一、前言 在職場中,員工並非總是被迫離職才有權利主張保障。有時,因為公司不當的行為,員工選擇主動離職。然而,這並不代表員工必須放棄原本的勞動權益。以下是兩個常見的例子: 例子一:公司未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 A小姐在某公司工作多年,卻發現工資遲遲無法如期發放,甚至無故扣減原本約定的報酬。面對這
一、前言 加班費保障是勞工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務中,勞工因加班所帶來的額外付出,往往未獲得合理的回報,進而導致許多加班費爭議。以下兩個案例展示了不同職位的勞工在加班情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例子一:中階主管張經理為專案加班 張經理是公司的一位中階主管,負責帶領團隊完成公司重要專案。由於專
一、前言 小美是一名電子工廠的生產線員工,平日工作時需長時間操作高溫焊接設備。某天因機台老化未能及時維修,導致設備突然爆裂,小美的手臂被嚴重燒傷,留下了明顯的疤痕。事故發生後,工廠僅安排她簡單就醫,小美是否有其他資源,可以協助她走過創傷恢復的過程呢?這樣的情境在許多職場中並不罕見。當職業災害發生時
一、前言 在某建築工地,一名工人小李負責高空作業。然而,雇主並未提供應有的安全措施,例如安全帶和防墜網,且現場也未設置任何警示標誌。在一次高空作業時,小李因地面濕滑不慎失足,從三層樓的高度墜落,導致多處骨折及永久性行動障礙。由於雇主未能履行提供安全工作環境的義務,小李對於需支付醫療費用及停工期間薪
一、前言 王先生是一家中型公司的資深員工,平日做事任勞任怨,總是默默完成工作,卻因老實性格成為主管欺負的對象。主管不斷加重他的工作量,讓他承擔超出職責範圍的不合理負擔。面對壓力,王同事選擇隱忍,但這種行為已構成職場霸凌,不僅損害他的心理健康,也破壞了職場公平。本文將探討職場霸凌的法律定義,並說明勞
一、前言 每逢農曆年假,餐飲業者常常迎來一波旺季高峰,工作量激增,員工加班成為常態。以陳老闆經營的餐廳為例,平時營業額穩定,但一到農曆年假期間,顧客倍增,營業額往往翻倍。然而,這種忙碌背後也伴隨著高昂的加班費支出。 陳老闆面臨的難題是,由於員工在旺季期間普遍加班,每人每日的加班費按照《勞動基準法
一、前言 在職場中,員工並非總是被迫離職才有權利主張保障。有時,因為公司不當的行為,員工選擇主動離職。然而,這並不代表員工必須放棄原本的勞動權益。以下是兩個常見的例子: 例子一:公司未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 A小姐在某公司工作多年,卻發現工資遲遲無法如期發放,甚至無故扣減原本約定的報酬。面對這
一、前言 加班費保障是勞工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務中,勞工因加班所帶來的額外付出,往往未獲得合理的回報,進而導致許多加班費爭議。以下兩個案例展示了不同職位的勞工在加班情境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例子一:中階主管張經理為專案加班 張經理是公司的一位中階主管,負責帶領團隊完成公司重要專案。由於專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這篇超完整的7天6夜北越自由行攻略,涵蓋河內、下龍灣、陸龍灣精華景點、美食與特色活動,提供行前準備、Google地圖懶人包、詳細行程規劃、總花費及購票連結,讓你輕鬆規劃深度北越之旅!
大家好~我是蘆薈,歡迎來到我的方格子! 之前在 Threads 上分享過如何利用網路資源自學鉤針,因為有字數限制,所以只能概略說明。從這篇開始,我會陸續推出一系列詳細文章,帶大家一起進入鉤針的世界! 毛線挑選重點 鉤針挑選重點
其實女生大概都喜歡風格時尚之類的,只是從一個專注練琴關在琴房的書呆子到磨練出自己適合的風格和造型,漸漸的發現每一件事情要從無到有慢慢地在每一次演每一次活動的紀錄之中,慢慢地修改找尋適合自己的風格,也是個人內在的形塑、氣質、每一個單品透露出用品本人的性格,都在無形的地方,慢慢的成為人生的一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上週那過關差點沒被炒的同事戰戰兢兢的繼續上班,我再三叮嚀她一定要謹慎,有任何問題一定要通報,把責任扔給公司就好,自己擔不但沒人感謝,處理的反效果還害自己百口莫辯;同事也聽進去了。 今天才收到了經理會後的警告信,會在她檔案記一筆,為期18個月,這期間如果再犯,就會被炒,如果平靜度過,記錄會自動消失,
Thumbnail
辭職後遇到前公司違法卻無法找到公道?求職者不熟悉法律規範,法律程序繁瑣且耗時,需諮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公司不合理舉動是否違反法規,否則只將公家單位當作告狀對象沒有任何幫助。
Thumbnail
被罵之後去了解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想要改進~ 得知是老闆自己情緒問題心態真的炸裂🫠 騎車回家路上憋不住直接哭 回家和朋友討拍彼此都說要練銅牆鐵壁就再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影響自己的心情 以後比較短的故事應該就會用這種形式畫出來 可能有些地方還會再調整
Thumbnail
離職撕破臉的狀況百百種,口出惡言揚言在業界抹殺、直接封鎖門禁卡權限要求員工立即離開、老闆準備好紙箱,盯著員工收拾東西,狀況百百種。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主管常常以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員工在家自主加班,離職時雇主不爽,調查員工公務電腦/EMAIL所有紀錄,指控員工攜出機密資料告上法庭。 員工該
Thumbnail
「嘿,明天中午有空嗎?想找你聊聊」Line 不尋常地跳出老闆訊息,隱約透露著不祥。隔天鬧鐘一響,鈴聲異於平常,如警鈴一般。 中午。拉開椅子,與老闆面對面坐下。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上週那過關差點沒被炒的同事戰戰兢兢的繼續上班,我再三叮嚀她一定要謹慎,有任何問題一定要通報,把責任扔給公司就好,自己擔不但沒人感謝,處理的反效果還害自己百口莫辯;同事也聽進去了。 今天才收到了經理會後的警告信,會在她檔案記一筆,為期18個月,這期間如果再犯,就會被炒,如果平靜度過,記錄會自動消失,
Thumbnail
辭職後遇到前公司違法卻無法找到公道?求職者不熟悉法律規範,法律程序繁瑣且耗時,需諮詢專業律師以評估公司不合理舉動是否違反法規,否則只將公家單位當作告狀對象沒有任何幫助。
Thumbnail
被罵之後去了解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想要改進~ 得知是老闆自己情緒問題心態真的炸裂🫠 騎車回家路上憋不住直接哭 回家和朋友討拍彼此都說要練銅牆鐵壁就再也不會因為這種事情影響自己的心情 以後比較短的故事應該就會用這種形式畫出來 可能有些地方還會再調整
Thumbnail
離職撕破臉的狀況百百種,口出惡言揚言在業界抹殺、直接封鎖門禁卡權限要求員工立即離開、老闆準備好紙箱,盯著員工收拾東西,狀況百百種。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主管常常以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員工在家自主加班,離職時雇主不爽,調查員工公務電腦/EMAIL所有紀錄,指控員工攜出機密資料告上法庭。 員工該
Thumbnail
「嘿,明天中午有空嗎?想找你聊聊」Line 不尋常地跳出老闆訊息,隱約透露著不祥。隔天鬧鐘一響,鈴聲異於平常,如警鈴一般。 中午。拉開椅子,與老闆面對面坐下。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