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專輯 ✦ 部門圖鑑-脫碳轉型中心/碳管理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 具備能力
不會怕生的人際社交力

🜚 性格特質
自信懂表達,謹慎有規劃

🜚 職位關鍵字
#了解法規:確保符合當地和國際的碳法規要求
#數據分析與執行:負責數據蒐集、建模、報價與碳排放策略規劃等專案落實
#碳足跡計算經驗:能有效協助組織進行碳盤查與碳足跡計算,特別是電子製造業
#市場與解決方案設計:針對碳盤查市場需求,結合碳中和方案,提供精準解決方式
#熟悉國際標準:ISO 14064-1、ISO 14067、ISO 14068 等,具備主導相關專案的能力


Q:一日工作內容?


1. 提供諮詢服務

碳管理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提供盤查與數據收集方式的諮詢與建議,幫助企業客戶擬定符合他們需求的碳減排策略規劃。

2. 編制符合國際標準的碳盤查清冊

編制符合國際標準的碳盤查清冊,以因應企業內外部審查,確保企業的碳排放數據準確且符合規範。


Q:工作會使用到的工具?


1. 碳盤系統 CarbonM
幫助企業追蹤和分析所有相關的碳排放數據

我最常使用的工具會是我們自家開發的碳盤系統 CarbonM,CarbonM 就像一個「碳管理大腦」,可以幫助企業追蹤和分析所有相關的碳排放數據。它不僅能掌握公司內部(如各地的工廠和辦公室)的碳排放情況,還能深入了解供應鏈的排放熱點和產品的碳足跡。

舉例來說,如果一間企業想要達成「綠色供應鏈管理」,CarbonM 可以提供所有子公司和供應商的數據,幫助企業檢視哪些部分需要改進。CarbonM 的最大價值在於它不僅是一個數據管理工具,更是一個策略規劃的助手。通過它的 AI 智慧功能,碳管理師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幫助企業快速找到減碳的關鍵點,並將這些洞察轉化為具體的行動。


Q: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是?


1. 為氣候變遷帶來正面影響

站在宏觀的角度來說,如果透過專業知識協助企業落實碳管理,為氣候變遷帶來正面影響,是身為地球公民的一種榮耀!但永續真的不是靠我一個人能夠做到的,真的要靠你跟我和地球上的每一個人真實的行動才可能做出改變。

2. 協助企業通過國際碳標準認證

站在自身的角度來說,最大的成就感會是協助企業通過國際碳標準認證、成功進入碳交易市場,或是協助企業導入創新減碳技術、提供更高效能的服務,這些成果都能為我帶來高度成就感。當客戶認可我提出的碳管理策略並有意願持續與我們合作時,會感受到自己的專業價值與影響力!


Q:想投入此職位的新鮮人要做好什麼準備?


1. 學習碳管理與永續發展基礎知識

為了順利成為碳管理師,建議新鮮人可以先學習碳管理與永續發展基礎知識:熟悉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碳足跡(ISO 14067)等國際標準與方法論,可以先考取 ISO 14064、ISO 50001 能源管理等專業證照是最好。

2. 研究市場趨勢

研究市場趨勢也很重要!持續追蹤國際碳稅、碳交易市場、ESG 法規趨勢,了解企業永續發展的外部環境與需求。現在其實就可以留意是否有相關領域實習機會,有參與碳管理、永續發展的專案或實務經驗對於想入行的同學是非常加分的。



✦ 向光故事 50+ 職涯路徑專輯 ✦

2025 年將迎來光寶 50 週年,為此特別設計專輯企劃,勾勒 50 位人物職涯模樣,在令人焦慮、不安、迷惘的職涯路上,與我們一起向光前行!


🜚 加入光寶人才庫!有機會收到最新徵才資訊及面試邀約 🜚

光寶人才庫


🜚 追蹤更多光寶相關訊息 🜚

光寶 Facebook|光寶 Instagram


avatar-img
5會員
33內容數
在這裡,你不再需要暗自摸黑!向光前行 𝗟𝗜𝗧𝗘𝗢𝗡 𝗧𝗛𝗘 𝗪𝗔𝗬,成為獨特光跡,一起照亮職涯,一起引領科技創新。在職場中,成為最獨特閃耀的光芒 ٩・ω・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2023年11月我從獵頭轉職成為HR,六個月後臨危授命成為MA計畫的負責人。那個月我剛過24歲生日,HR年資半年。現在計畫走過了7個月,八位MA其中四位提前升遷轉正,而我也升遷成為了Senior HR。來說說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的MA計畫負責人之旅。文章分為上、中、下篇。
最近在整理重要會議紀錄時,常遇到錄音轉文字工具翻錯專有名詞的問題,手動修正又太耗時間。因此我用GPT嘗試了一個免費方法(附prompt),可以有效提升逐字稿的準確度,如果你也有類似需求,或許這個方法能幫上忙!
在2023年6月30日的那個午後,Omlet Arcade正式宣布關閉服務。我相信許多人都相當的驚訝,一個曾經擁有超過一億下載量,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千萬的平台,怎麼會決定就這樣結束呢? 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COVID-19疫情後遺症、供應鏈問題、烏俄戰爭,以及普遍的通脹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企業碳管理措施旨在管理和減少公司的碳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本文分享了企業常見的碳管理措施,碳盤查、碳中和、能源效率改進、可再生能源使用、供應鏈碳管理、碳報告和透明度、內部碳定價等,以及相關的標準、認證或國際框架。提供了企業在碳管理方面的指南,有助於推動企業實現更可持續的環境目標。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建伸智慧綠建築以創新、誠信、服務為宗旨,致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使每棟建築都能展現智慧綠色革命(圖/建伸智慧綠建築提供)】 【李婉如/ 報導】全球碳排放量,約40%由建築產業所貢獻,在世界高度環保意識倡導下,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面對趨勢的演變,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企業碳管理措施旨在管理和減少公司的碳排放,以應對氣候變化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本文分享了企業常見的碳管理措施,碳盤查、碳中和、能源效率改進、可再生能源使用、供應鏈碳管理、碳報告和透明度、內部碳定價等,以及相關的標準、認證或國際框架。提供了企業在碳管理方面的指南,有助於推動企業實現更可持續的環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