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很高興參加了「聊樂key」於讀書共合國的現場podcast活動,我見到了許多聽眾及曾經參加過節目的來賓,現場宛如一個大型網友見面會一樣,各個都很熱情,讓默默站在外圍的我著實意外驚喜。
在現場小翔與Silvia同時也分享了五本書,分別為《人生升級的晨間習慣》《人生升級的夜間習慣》《幹得漂亮》《喜歡自己就夠了》與《討好自己就夠了》,尤於讀書會因有場次問題,所以temple比較快,我回到家了才慢慢消化整場內容。
其實整場主題都是圍繞著《幸福》二字,我們想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想要讓自己做事做的漂亮得人誇讚,想要對自己好一點,其實不外乎都是想讓我們的生活能更美好一點,再更貼近幸福一點,但是現在很多人卻都找不到方法,或是往錯誤的道路一直前進。
現場有位書友在最後面提出了一個問題,
她說:「有時我想休息,但在這過程中卻感覺焦慮,有罪惡感,我該怎麼辦?」對於這位可能有「過度努力」傾向的朋友,兩位主持人同時給了很好的建議。
小翔說:「那就在你的行事歷中加入『休息』這個行程,把休息當成是計劃一環,更甚者,可以讓自己研究如何好好休息,有品質的休息。」的確,我們的行事歷中的確很少會將休息這個部份列入,因為大部份人都是屬於忙裡偷閒,或是將回家睡覺就當作是休息;但事實上有品質的休息對我們相當重要,畢竟我們還要走更長遠的路,而睡覺只是活著最基本必需的養份,不是放鬆身心的良好選擇。
而Silvia則說:「你可以好好想想,當你的至親至友跟你說,他很累很想休息時,你會怎麼跟他說?就用你會跟他說的方式好好地對待自己。」在代入自己後,我應該會跟朋友說:「想休就休啊,請個幾天假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把自己逼的那麼緊,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是少了你就不行的,若需要我陪你的話我都在。」
的確,我們都只是普通人,是這世上幾十億人口其中一個,沒有什麼事是只有「我」能做;我同事過年前兩星期,小朋友得了急性腦膜炎,突然住院住了一星期,所以同事也請了一星期假在醫院陪護,在如此心焦心急心疼的情況下,他還要在醫院不斷地處理公司的事,那時我就不斷跟他說,不要接公司電話,不要回覆公司訊息,他不是沒有職務代理人,現階段就是好好照顧小孩,但他卻還是持續回覆公司的事務,搞的自己焦頭爛額,著實讓我很無語。
在長大後、成家立業後,很多人會不知不覺地將「我」給遺忘,想想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是當太空人、當明星、當老師、當籃球、棒球選手,甚至是當家庭主婦,但回看現在我們在做什麼?可能是成為了工程師、當行政或會計、當行銷或業務,有多少人是跟小時候的理想夢想背道而馳,當然會這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我們國家的社會型態、或是來自家庭與經濟壓力等;但與理想夢想走向不一樣的路,不代表我們就無法過的幸福,只要可以重新正視起「我」就好。
幸福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很多種型態,就像聊樂key所說的,幸福沒有低消,想要得到多少,就做多少。因為幸福真的沒有想像中難,但首先我們要能慢下腳步,減少內耗,重新感受起生活裡的風吹草動,而非像永動的機器人一樣,無知無覺,無法感受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總歸,這次的活動很有趣,在讀書會後還舉辦了餐會,silvia說很可惜我沒有參加後續活動,讓我下次一定要去,因為可以聽很多人說很多故事,得到許多不同的感受與見解,這是一件很棒的事;希望下次有相同的活動時,也有機會能遇到我們方格子的格友(當然我會記得提前公佈),讓我們能一起共襄盛舉,暢談人生智慧。
【閱讀聊樂KEY】 Podcasts 頻道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節目主持人: 小翔 & Silvia
聯絡我們: chatkeyout@gmail.com
Podcast 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l Spotify l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