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移地訓練:中年出走,飛往福岡學日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運動員的「移地訓練」是指讓他們離開熟悉的環境、到外地訓練。譬如長跑選手常做高地訓練,用不同的海拔、溫濕度、突發天氣狀況讓他們增強適應力、像桌球選手林昀儒到中國、柔道選手連珍羚在日本,去參與不同的訓練跟比賽系統。在發展遇到瓶頸前,這種移地訓練能訓練技術、鍛鍊體能、強化心智,讓人望見不同的世界。

我不是運動員,說移地訓練或許太抬舉,但的確想重新生活在他方。

「重新」,這是個多迷人的字眼,過了四十歲,沒有多少事可以重新了。年初跟公司申請留職停薪,申請了一季的語言學校,等手邊一個大題目出手之後,當週末直接飛往日本福岡。

福岡很近,從桃園飛過來只需要兩個小時,順風時更快;機場就在市區旁邊,從機場開車到天神市區不用半小時。

但我避開熱鬧的天神區,找了個在福岡市南部住宅區裡的小學校。週一到週五、從早上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半,靜靜坐在教室裡,慢慢地、一點一滴地填充自己,除了這個漢字怎麼念、那個動詞怎麼轉,還有複雜的敬語,其他什麼也不想。

其他什麼也不想。

raw-image

有些老師相當嘮叨,問一個問題她會附帶答你十個(然後還沒有重點);有的老師一堂課準備三張考卷,這樣就只需要講二十分鐘課(或者更少);有的老師超喜歡走到座位旁跟你聊天,要你非擠出一點會話不可;有的老師唱作俱佳,上完兩個小時恍若只過了半小時。

大學跟研究所常翹課的我,現在卻很樂於從一早就坐在教室裡,看著這些迥異的老師上課,無論是好是壞,在這段時間裡,都有些什麼能拿來裝進自己。

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裡,我們總像一只壺,不斷把自己傾倒出來,有時候會覺得壺身好空,空到心虛。當然中間小小的充填是有的,但到某個時間點,會很渴望有個機會,能讓自己站穩,蓋子打開,唰的沖進滿滿的水。

即使那水量會讓壺身震動、有時有點痛,這壺還在煩惱:「我都這麼老了,這水會不會把釉給沖掉了唉……」

或者,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觸目所及都是比你年輕十歲甚至二十歲的臉龐,他們十分鐘可以背起來的單字跟文法量,可能你得花一小時。

但再怎麼說,今天都是你餘生裡、最年輕的一天吶。不要怕。

移地,是為了離開熟悉的環境,讓你在異地的風土裡,得到更多的養份充填自己、訓練自己。把自己填滿之後,就要再回來。

來得及的,不要怕。尤其是在你餘生最年輕的今天,不要怕。

再怎麼說,今天都是你餘生裡、最年輕的一天吶。不要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健身教練的業務性質,以及內向人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授方式。從業界的真實觀察中,揭示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價值與面對客戶的誠懇態度。適合渴望進入健身產業或對健身教練工作充滿好奇的讀者。
褥夏八月,接了臉書二手社團畢業生拋售的健身房會籍,重新投胎一般,我獨自從台南西區的小健身工作室搬動到東區的連鎖健身房;由似懂非懂的自由重量訓練轉換成機械式器材訓練;好不容易習慣小空間的氛圍後又重新迎來全然陌生的場域。 只是這次,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運動新手意外闖入健身界的經歷,經過一年擔任健身教練的歷程。文中探討了大型連鎖俱樂部與中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職涯選擇,及成為自由教練的挑戰與建議。此外,著重於女性教練在市場中的需求與機會,提供了新手轉職者的寶貴見解。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今天早上的運動英文課讓我反思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就像上禮拜的日誌中提到的,獨立之後優缺點都會赤裸地被展現出來,因此在今天的日誌中,我希望透過文字的梳理,將這次的經驗化為下一次進步的基礎, 才能將這次的缺失賦予價值。
Thumbnail
夏季練曲 運動英文課四人行PART2,我們四人更快進入狀況,互相幫忙彼此。 過程中難免有覺得慌亂之處及下次值得調整的地方,下次改進!
Thumbnail
這一週我們移動到了新的校區,同樣屬於EF,同樣位於山上,同樣是新的環境,不同在於這裡的流動率比較高,年齡的分佈較廣,溫度也較高,更適合我們亞洲人生活,另外這裡校地比EF Academy還小,但設有室內體育館,內有健身房、籃球場和游泳池,這裡生活更自由,課堂中會有自主時間,可以自由決定要去做什麼,體育
Thumbnail
4/23在宜蘭學生開的民宿上課和錄高點電視台「台灣百味」,幾天工作下來,發現非常疲憊。中斷了靈修40天的練習。先休息幾天,下禮拜再重新開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健身教練的業務性質,以及內向人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授方式。從業界的真實觀察中,揭示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價值與面對客戶的誠懇態度。適合渴望進入健身產業或對健身教練工作充滿好奇的讀者。
褥夏八月,接了臉書二手社團畢業生拋售的健身房會籍,重新投胎一般,我獨自從台南西區的小健身工作室搬動到東區的連鎖健身房;由似懂非懂的自由重量訓練轉換成機械式器材訓練;好不容易習慣小空間的氛圍後又重新迎來全然陌生的場域。 只是這次,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位運動新手意外闖入健身界的經歷,經過一年擔任健身教練的歷程。文中探討了大型連鎖俱樂部與中小型健身工作室的職涯選擇,及成為自由教練的挑戰與建議。此外,著重於女性教練在市場中的需求與機會,提供了新手轉職者的寶貴見解。
Thumbnail
本文記錄了我對健身的興趣萌芽與成長的故事,從參加C級健身指導員證照班,到高分通過ACE-CPT考試的過程。我分享了進入健身行業的動機、學習經歷以及教練與客戶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健,更有信心。
Thumbnail
疫情前我努力維持了好多年在新北的一間小型的運動中心上團課,舉凡有氧及Zumba 、跟肌力、瑜珈及重訓核心都上,那時候的自己體力超好,活力滿滿。 而來到臺中住報名了World Gym上了一年多團課 後來疫情蔓延,團課不敢上了,變成在家自主運動,買了壺鈴在家與基本的居家運動。 但老實說那時真的會鬆散不
Thumbnail
今天早上的運動英文課讓我反思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就像上禮拜的日誌中提到的,獨立之後優缺點都會赤裸地被展現出來,因此在今天的日誌中,我希望透過文字的梳理,將這次的經驗化為下一次進步的基礎, 才能將這次的缺失賦予價值。
Thumbnail
夏季練曲 運動英文課四人行PART2,我們四人更快進入狀況,互相幫忙彼此。 過程中難免有覺得慌亂之處及下次值得調整的地方,下次改進!
Thumbnail
這一週我們移動到了新的校區,同樣屬於EF,同樣位於山上,同樣是新的環境,不同在於這裡的流動率比較高,年齡的分佈較廣,溫度也較高,更適合我們亞洲人生活,另外這裡校地比EF Academy還小,但設有室內體育館,內有健身房、籃球場和游泳池,這裡生活更自由,課堂中會有自主時間,可以自由決定要去做什麼,體育
Thumbnail
4/23在宜蘭學生開的民宿上課和錄高點電視台「台灣百味」,幾天工作下來,發現非常疲憊。中斷了靈修40天的練習。先休息幾天,下禮拜再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