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法律信箱】 美中科技戰新戰場 TikTok在美國能走多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5年1月,美國針對TikTok的禁令生效,引發國際關注。TikTok因其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可能受中國政府影響,被美國政府視為國安風險。過去幾年,美國對TikTok從行政命令、國會立法到司法審查,展現民主國家權力分立的運作。本案最高法院裁定禁令合憲,確立國家安全優先原則,並採取「合格剝離」條件。


raw-image



本集許律師將探討TikTok禁令的法律依據、國安風險、美國司法審查標準及影響言論自由的爭議。


本集重點

  1. TikTok的背景與全球影響力。
  2. 為何美國政府認為TikTok可能威脅國家安全?資料回傳中國的風險有多大?
  3. 哪些國家已禁止或限制TikTok?與美國的禁令相比,有何異同?
  4. 美國對TikTok的管制歷程。
  5. 美國最高法院對TikTok禁令的審查標準。
  6. 「合格剝離」機制與TikTok的應對策略。
  7. 美國本土企業如Meta、Google是否會因TikTok禁令受益?是否構成市場壟斷疑慮?
  8. 美國法院如何回應「防止隱蔽內容操控」的論點?TikTok是否可能被用作輿論戰工具?
  9. TikTok禁令與美中科技戰。
  10. 這場禁令是否創下先例?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針對外國科技公司的類似立法?談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的平衡。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09/id/157394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農曆春節與跨年燃放煙火鞭炮,臺灣以規範施放地點與時間,兼顧傳統與環保;中國則以環境維護為由長期禁放,但政府卻能在政治活動中大肆燃放。近來「煙花革命」的反撲,更突顯民眾對禁令的不滿。 節目探討兩岸鞭炮文化的差異,並解析從「禁止煙火」到「國家可以,人民不行」的現象,如何反映民主與極權的制度基因。
本集將從音樂出發,探討法律、民主與自由。從日本經典民謠《荒城之月》到臺灣文學家楊逵的《秋天的野菊花》,音樂見證歷史,也反映社會變遷。並探討中國統戰對文化的滲透,臺灣應如何堅定唱自己的歌,拒絕成為樣板。最後從《宣言》、《Hero》到《Feeling Good》,聽聽歌曲如何傳遞自由與勇氣?
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攜百餘件文物,包括翠玉白菜與清明上河圖,赴捷克展出,捷克並通過司法免扣押法條。 文物出展不僅象徵文化外交的進展,更展示臺灣的國際文化影響力。從歷史角度看,文物出借需平衡文化推廣、國際政治與司法風險,如何利用文化交流增進國際認同,是故宮文化外交的重要課題。
因應中國不肖商家濫用「台北故宮」名義販售商品,國立故宮博物院正評估以「台北故宮」申請商標,以防止侵權與名譽受損。此舉雖有助維護權益,但也涉及商標使用義務、國際政治及中國「一中原則」的潛在陷阱。 兩岸故宮定位相似,需透過文創與展覽強調臺灣品牌特色。
近期中國河北邯鄲13歲少年殺人案及多起未成年暴力犯罪案件引發廣泛討論,凸顯未成年犯罪處置與刑責年齡問題。社會輿論多聚焦於「嚴懲才能體諒被害者」,但未成年犯罪往往與原生家庭和結構性問題密切相關。中國下修刑責年齡的政策是否能有效遏制犯罪引發爭議。
監所會客菜有哪些禁忌嗎?液態食物不行、湯水不行、重量有限制,甚至辣的也不收!從柯文哲羈押期間「拒收會客菜」引發討論,讓我們一窺臺灣監所寄物規定及管理文化。 臺灣監所的環境狹小、生活條件惡劣,加上低廉的勞作金與軍事化管理,到底監所是為了懲罰還是教化? 隨著民主化,受刑人人權逐漸受到重視,但還是
農曆春節與跨年燃放煙火鞭炮,臺灣以規範施放地點與時間,兼顧傳統與環保;中國則以環境維護為由長期禁放,但政府卻能在政治活動中大肆燃放。近來「煙花革命」的反撲,更突顯民眾對禁令的不滿。 節目探討兩岸鞭炮文化的差異,並解析從「禁止煙火」到「國家可以,人民不行」的現象,如何反映民主與極權的制度基因。
本集將從音樂出發,探討法律、民主與自由。從日本經典民謠《荒城之月》到臺灣文學家楊逵的《秋天的野菊花》,音樂見證歷史,也反映社會變遷。並探討中國統戰對文化的滲透,臺灣應如何堅定唱自己的歌,拒絕成為樣板。最後從《宣言》、《Hero》到《Feeling Good》,聽聽歌曲如何傳遞自由與勇氣?
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攜百餘件文物,包括翠玉白菜與清明上河圖,赴捷克展出,捷克並通過司法免扣押法條。 文物出展不僅象徵文化外交的進展,更展示臺灣的國際文化影響力。從歷史角度看,文物出借需平衡文化推廣、國際政治與司法風險,如何利用文化交流增進國際認同,是故宮文化外交的重要課題。
因應中國不肖商家濫用「台北故宮」名義販售商品,國立故宮博物院正評估以「台北故宮」申請商標,以防止侵權與名譽受損。此舉雖有助維護權益,但也涉及商標使用義務、國際政治及中國「一中原則」的潛在陷阱。 兩岸故宮定位相似,需透過文創與展覽強調臺灣品牌特色。
近期中國河北邯鄲13歲少年殺人案及多起未成年暴力犯罪案件引發廣泛討論,凸顯未成年犯罪處置與刑責年齡問題。社會輿論多聚焦於「嚴懲才能體諒被害者」,但未成年犯罪往往與原生家庭和結構性問題密切相關。中國下修刑責年齡的政策是否能有效遏制犯罪引發爭議。
監所會客菜有哪些禁忌嗎?液態食物不行、湯水不行、重量有限制,甚至辣的也不收!從柯文哲羈押期間「拒收會客菜」引發討論,讓我們一窺臺灣監所寄物規定及管理文化。 臺灣監所的環境狹小、生活條件惡劣,加上低廉的勞作金與軍事化管理,到底監所是為了懲罰還是教化? 隨著民主化,受刑人人權逐漸受到重視,但還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最近剛通過的「打詐新四法」就包含「數中法」的部分內容。我們都活在集權、封建的「數位封建帝國」之中。從歷史脈絡檢視「網路為何從自由天地變成集權監獄」,以致如今各國都開始「立法著手治理網路空間」。當然,必須特別關心「數中法草案爭議」之後,台灣如何處理這項議題——方向為何?進度、成效如何?有什麼漏洞?
摘要問題意識:在今年的1月31日美國科技業的五大社群媒體的ceo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還被連番砲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老闆使用手法吸引青少年上癮,還危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極因為疏忽導致青少年被詐騙甚至性侵。那我們有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自救?
Thumbnail
2024年的4月2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持有和控制Tiktok的最大股東的中國公司字節跳動需要將該移動程式出售,否則將會被禁止。星期三當天總統已經簽署該法案,使之成為法律。該法案的內容是,因為Tiktok於中國公司和中共的關係,中共會利用Tiktok獲取美國用戶信息等數據影響國家安全為由,需要Tik
TikToK一個風靡全球的社交媒體平台 TikTok是一個在全球迅速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允許用戶分享短視頻,與其他用戶互動,並參與各種挑戰和趨勢。   TikTok的隱私問題 數據收集 TikTok面臨著各種隱私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機構和用戶的關注。 TikTok收集了用戶的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TikTok的法案,原因主要包括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經濟和政治等因素。TikTok方面則否認屬於中國公司,並強調保護用戶數據,尋求法律救濟並尋找美國買家。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加拿大通過了C-18網路新聞法案,要求社群媒體平台如Facebook、Google、Instagram等向加拿大新聞機構提供補償。 然而,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對此提出抗議,並威脅封鎖加拿大用戶在Facebook上瀏覽新聞。 儘管該法案尚未正式生效,Meta已開始大規模封鎖加拿大用戶
Thumbnail
你還記得去(2022)年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嗎?它參考的歐盟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簡稱DSA)已經在8月25日正式生效,將會對數位平台造成不小的影響。這次,我們用淺顯的語言,帶你快速瞭解DSA的四大亮點,一看就懂!
Thumbnail
「讓子彈飛一下」是中國大陸網民用語。在信息被嚴格管控、又延在信息爆炸的環境,很多無法證實的耳語傳言滿天飛,無論是真是假,讓信息彈片先飛一下,等待塵埃落定,不失為應對的辦法。 但是,「讓子彈飛一下」足夠嗎?我個人覺得:如果想收到正確消息而不被蒙蔽,最好是能夠積極查證。但這也正是最困難
Thumbnail
最近剛通過的「打詐新四法」就包含「數中法」的部分內容。我們都活在集權、封建的「數位封建帝國」之中。從歷史脈絡檢視「網路為何從自由天地變成集權監獄」,以致如今各國都開始「立法著手治理網路空間」。當然,必須特別關心「數中法草案爭議」之後,台灣如何處理這項議題——方向為何?進度、成效如何?有什麼漏洞?
摘要問題意識:在今年的1月31日美國科技業的五大社群媒體的ceo被傳喚到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聽證會,還被連番砲轟。因為他們認為這些老闆使用手法吸引青少年上癮,還危害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極因為疏忽導致青少年被詐騙甚至性侵。那我們有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自救?
Thumbnail
2024年的4月2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持有和控制Tiktok的最大股東的中國公司字節跳動需要將該移動程式出售,否則將會被禁止。星期三當天總統已經簽署該法案,使之成為法律。該法案的內容是,因為Tiktok於中國公司和中共的關係,中共會利用Tiktok獲取美國用戶信息等數據影響國家安全為由,需要Tik
TikToK一個風靡全球的社交媒體平台 TikTok是一個在全球迅速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允許用戶分享短視頻,與其他用戶互動,並參與各種挑戰和趨勢。   TikTok的隱私問題 數據收集 TikTok面臨著各種隱私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機構和用戶的關注。 TikTok收集了用戶的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TikTok的法案,原因主要包括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經濟和政治等因素。TikTok方面則否認屬於中國公司,並強調保護用戶數據,尋求法律救濟並尋找美國買家。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在這個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我們經常享有資訊的自由流動和無限的知識。 想像一下,你打開手機或電腦,想查看最新的新聞、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或是瀏覽一下娛樂內容,但卻發現許多網站和應用程式都無法存取。 聽起來是不是很難以置信? 但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加拿大通過了C-18網路新聞法案,要求社群媒體平台如Facebook、Google、Instagram等向加拿大新聞機構提供補償。 然而,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對此提出抗議,並威脅封鎖加拿大用戶在Facebook上瀏覽新聞。 儘管該法案尚未正式生效,Meta已開始大規模封鎖加拿大用戶
Thumbnail
你還記得去(2022)年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嗎?它參考的歐盟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簡稱DSA)已經在8月25日正式生效,將會對數位平台造成不小的影響。這次,我們用淺顯的語言,帶你快速瞭解DSA的四大亮點,一看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