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上班日睡滿八小時,鬧鐘響起時卻還是累到無法起床;週末明明睡得更少,卻能精神奕奕地醒來?
我曾經懷疑,那些沉重的疲憊,真的是身體的問題,還是心理在作祟?
過去的我,設定了 N 個鬧鐘,卻還是睡過頭,甚至大遲到。當時我以為是自己睡太沉,但後來開始懷疑,會不會根本不是「沒聽到」,而是我的身心根本不想起來?
上班日,鬧鐘響時,我的感覺就像半夜被人搖醒一樣,頭昏腦脹、四肢沉重,明明已經睡夠了,卻還是覺得「不行,我還要再睡一下」。
但週末完全不同——即使前一天熬夜,天一亮我就自動醒來,精神充沛,甚至還有點興奮,就像小時候戶外教學的早晨,或長大後準備搭飛機出國的那一天。
這種反差,究竟是怎麼回事?
作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我的運動習慣一直是「兩天捕魚、三天曬網」,知道運動對健康有幫助,但心裡總是千百個不願意。今年年初,我例行公事地許下「新年新希望」——每天早起運動,但沒過幾天,我就再也爬不起來了。
每天的劇本幾乎一模一樣:
我開始合理化:「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我的身體真的不行!」
直到某天,我決定放棄早起運動,改成早起看我有興趣的書。神奇的是,即使還是覺得有點累,但我居然能坐起來,拿起書本,一頁頁地讀下去。
那麼,那些所謂的「頭痛欲裂、四肢無力」是幻覺嗎?
又或者,它其實只是一種心理上的防禦機制?
如果疲憊只是生理狀態,那麼「上班日累得起不來、週末卻能早早醒來」的現象該如何解釋?
如果我真的因為疲勞而無法運動,那麼為什麼換成看書就沒問題了?
或許,我們的身體比想像中更誠實,知道什麼是「不得不做的事」,什麼是「真正想做的事」,於是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回應。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累到不行時,那真的是因為「太累」,還是因為「不想」?
身體想說的話,總是既任性又真實,拗不過的時候,我決定順著它
至於運動的事......看來是要找個身體滿意的,也許就會有活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