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有人對我說:「你怎麼事情都可以做好?怎麼還能應付這麼多?」
我都只是輕輕一笑,心裡卻有一絲沉重。能者看似處處受寵,卻往往最容易被工作與期待壓垮。
能幹的人身上總有一種無形的標籤:可靠、負責、不會掉鏈子。
可正因為如此,我們不敢示弱,也不敢拒絕,再多的任務都往身上一扛,直到肩膀再也無法撐起那份重量。For fxxk sake,別再把我當超人。
記得剛開始接手專案或是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搶第一個。心想:既然有人信任我,那我就不能讓他失望。那段時間,每天加班到深夜,週末還要回訊息、修改文件。漸漸地,我的身體開始罵我:damn, 你要不要休息?
頻繁的頭痛、睡眠斷斷續續,偶爾連喘口氣的力氣都沒有。可我告訴自己,這只是一時的辛苦,等專案結束,就能稍微喘口氣;等累積夠多經驗,就能換個輕鬆一點的角色damn.....新的任務永遠接踵而來,從沒給我喘息的機會。
「能者過勞」一種普遍又隱形的職場病
當表現優異成為理所當然,大家看到的只是結果,卻看不見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在背後付出多少焦慮與熬夜。久而久之,內心的壓力像積木一樣堆高:達不到的期望、被忽略的付出、沒人理解的辛苦。直到有一天,我對自己吼:「Oh fxxk, 夠了!」那一刻,積木才開始崩塌或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崩潰,或是一句再也說不出口的「我撐不下去了」。
For fxxk sake,人生不該是永遠背負一堆任務清單的奴隸。
能幹是一種恩賜,也是一種負擔。我慶幸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卻也不得不承認,當這份能力成了別人選擇我的理由,我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多久沒有在週五下班後,真正不用想工作的事?多久沒有在清晨醒來時,給自己一句「今天什麼都不用做,就好好休息一下」?那樣的自由,對於能者來說,似乎成了一種奢侈。Damn, I miss that.
我可以的,no, damn it....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常常告訴自己「我可以的」,那不妨試著問問自己:這一切,真的是我想要的,還是我害怕拒絕後的後果?休息不是懈怠,而是一種更深層的自我負責;在最充沛的狀態下,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也才能長久地與工作共舞。放下「所有都要我做」的心魔,學會在該說「no, damn it, not this time」的時候,對自己說「夠了」。
當我們願意承認「自己也是凡人」,才有機會重建健康的節奏。可以在接下一個任務前,先跟自己約定:工作兩小時,就休息十分鐘;每月挑一天,不看郵件、不回資訊;累了,就跟主管或同事坦白你的狀態。這些小小的改變,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在不知不覺中,為「能者」撐起一片喘息的天空。
能者同樣需要被呵護。別再讓「能幹」成為過勞的代名詞,讓我們一起學會善待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之間,找回那份久違的輕盈與熱愛。For fxxk sake,就讓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好一點吧 → Y.H
《別讓「能幹」綁架了你的生活》三個方法
- 設定明確界線,學會說「不」 在接新任務前,先評估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並據實告知「目前進度已滿,能否延後或分配給他人?」 練習以「謝謝你信任我,但這次我無法接手」來取代「我可以,但很忙」的模糊回應。
- 分段工作+定時休息 採用 50 分鐘專注、10 分鐘休息的番茄鐘工作法(Pomodoro),讓大腦有固定放空的空檔。 在休息時,遠離螢幕、深呼吸或走動,都能有效降低累積疲勞。
- 建立「待辦清單」之外的快樂清單 除了工作待辦,另外寫一張「想做的事清單」:看書、運動、朋友聚餐……只要完成一天中的其中一件,就允許自己放下工作。 透過這份清單提醒自己,人生不只是任務堆疊,也要有自己的小確幸。

還在為每天的忙碌卻迷失方向而苦惱嗎? 對於未來感到迷惘? 找不到方法尋找自己??
《Y.H 的第二人生|人生說明書》專為20–28歲的大學生和初入職場的你打造:
- 找回自我:從自我覺察到目標拆解,教你直擊內心最真實的渴望。
- 行動加速:15分鐘小步驟+心智韌性練習,幫你把拖延和挫敗統統踢出人生跑道。
- 財經護城河:「收入、支出、儲蓄、投資」四槽理財表,每週更新,告別荷包漏水危機。
讓這份說明書,像 GPS 一樣指引你──不再原地踏步,而是真正按下「Start」,迎向屬於你的精彩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