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孩子的自動導航:培養好奇心,激發主動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常常苦惱,孩子學東西慢、容易放棄、對學習提不起勁?你希望孩子能學得又快又開心,甚至願意主動探索知識嗎?

根據我的經驗,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是關鍵!

為什麼說「培養好奇心」CP值超高?因為當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他們會不斷主動提問、查資料,甚至連爸媽都跟不上他們的求知速度。到了這一步,他們的學習就像開啟了「自動導航模式」,不再需要我們推著走,而是自己尋找方向。

我的老公就是個極度好奇的人,或許因為他深知這項特質的重要性,從孩子幼兒時期開始,他就用以下幾種方法來強化孩子的好奇心。這些方法在我們家孩子身上發揮了驚人的效果,希望也能幫助你和你的孩子。

孩子愛學習的關鍵:發現萬事萬物的道理!

孩子天生充滿好奇,因為對他們來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的。他們可能會問:「車子為什麼會動?」、「我們為什麼要吃飯?」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都是他們探索世界的起點。

這時候,如果我們能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幫助他們發現「萬事萬物都有道理」,他們就會對學習更有興趣。

記得女兒剛開始玩積木時,總是因為積木疊不高而生氣。爸爸沒有直接幫她疊好,而是拿出紙和筆,畫了一張簡單的圖:「你看,這塊積木放歪了,重心超出了底座,所以它倒了。」

女兒看著爸爸畫的圖,重新開始跟積木奮鬥,嘗試改變積木的位置。她一邊試、一邊觀察,發現真的能讓積木疊得更高!這種成功經驗對小孩非常重要,因為他們不僅學到事物背後有知識存在,還會感受到:「原來知識可以幫助我做到更多事情!」

爸媽可以鼓勵孩子不停地去發現新的道理,並且做實驗。例如:「你覺得車子沒有輪子還能動嗎?」或「如果這塊積木放旁邊,會不會倒?」讓孩子透過觀察和實驗,親身體驗世界的規律。

這樣的探索不只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讓他們建立「學習是有趣的」的信念,未來在面對新事物時,也會更願意去嘗試和思考。

孩子一直問為什麼?家長這樣回答,激發學習力!

不管孩子問的問題有多簡單、多無厘頭、多麼難以回答,爸媽都千萬別隨意敷衍!因為如果我們不認真回應,孩子慢慢地就不會想再問問題了。更糟糕的是,他可能會學到:「別人問問題,我也可以隨便回答。」這樣的習慣,將來可能影響到他的學習態度。

即使面對尷尬的問題,我也建議爸媽們 「直球對決」。孩子問:「我從哪裡來?」與其用「送子鳥」或「石頭蹦出來的」敷衍,不如趁機用簡單又正確的方式解釋。其實現在有很多適合孩子的知識型繪本,例如《媽媽,我從哪裡來?》這本書裡,就有精子與卵子相遇的圖解,非常適合親子一起閱讀。

有時候,孩子的問題我們真的答不上來,這時候不妨大方承認,然後一起找答案!以我為例,女兒從小到大問我的許多問題,大概有八成我一開始都不知道答案,特別是鳥類和植物的名稱(媽媽的生物類知識趨近於零😅)。但我不會敷衍過去,而是拍照下來跟她爸爸討論,或查閱圖鑑,和她一起探索答案。

身為父母,最好的身教就是讓孩子看到,問題值得被認真對待,因為每個問題都是學習的機會。而且,當我們願意尋找答案,孩子也會內化這個習慣,變得更主動學習!

孩子正在探索世界,這時候爸媽該怎麼做?

你有沒有這樣過?帶孩子去公園,他卻蹲在路邊看小花小草,怎麼叫都不肯走?又或者,他拿起蠟筆認真塗鴉,但你忍不住問:「你現在畫的是什麼?」

其實,孩子不是在發呆,也不是無聊,他正在學習!

當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時,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如果我們急著把他們拉走,或者不停問問題,反而會打斷這個珍貴的學習過程。

我自己一開始也是個多嘴且容易打斷小孩的媽媽,但後來我發現,女兒跟老公待在一起的時候,不僅安靜而且很專心。跟老公討論之後才知道,他都是一邊觀察小孩現在想要做什麼、對什麼好奇,然後再配合他們的行為模式。

後來我學他的方式,先慢慢觀察小孩,才發現這樣帶孩子真的更輕鬆,而且很有成就感。

我建議爸媽,先試著當個觀察者,看看孩子現在對什麼有興趣。如果他想滾球,就幫他撿球,讓他自己試試不同的滾動方式。也許你會驚訝地發現,即使是一歲的孩子,也會嘗試在不同的平面上滾球,這就是他們在進行「小小科學實驗」!

當孩子的探索過程不被打擾,他們的專注力會變強,學習興趣也會自然提升。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孩子能靜靜地觀察、動手嘗試,甚至獨自玩上半小時,這不僅對他的成長有幫助,還能讓爸媽輕鬆不少呢!

以上就是我多年來陪伴孩子的一點心得。我很開心,已經是國中生的女兒,仍沒有喪失「好奇心」的火苗。也希望自己的心得和經驗對爸爸媽媽們能有幫助!

(圖片為AI生成,稿子有用AI校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ra媽觀察室
3會員
10內容數
我是 Mira媽,一個愛觀察、總愛追問「為什麼」的媽媽。 在陪孩子一起長大的過程中,我發現: 一起學著提問、一起找答案,是當媽媽最喜悅的時光。 如果你也正在陪孩子長大,歡迎進來坐坐。 也許你會發現——我們都不是孤單的觀察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教養孩子自動自發學習是現代父母的重要課題。這篇文章提供瞭如何透過講故事來培養孩子創造力的建議。文章涵蓋了多種情境下的教養技巧,適合想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父母參考。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親子互動新思維:讓孩子愛上學習的五種方法】   讓孩子愛上學習是所有家長的心願,但強迫和壓力通常適得其反,以我家為例,為了讓孩子學習外文,特地將他喜歡的寶可夢圖鑑買了簡化版和精裝版兩種,分別為中文和日文,藉以引起學習的興趣,喜歡精裝版的內容就要去學日文才看得懂,再加上低壓力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一、改變學習     疫情期間,無意間接觸了google的協作平台,站在專業眼光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陽春、不好施展拳腳的平台,甚至有些專業人士會覺得不好用!!但起心動念為了構築孩子的學習歷程,希望藉由數位化,能完整紀錄孩子求學間的美好回憶,即使是點點滴滴,也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一番美
Thumbnail
一、改變學習     疫情期間,無意間接觸了google的協作平台,站在專業眼光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很陽春、不好施展拳腳的平台,甚至有些專業人士會覺得不好用!!但起心動念為了構築孩子的學習歷程,希望藉由數位化,能完整紀錄孩子求學間的美好回憶,即使是點點滴滴,也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成就一番美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Thumbnail
相信孩子,從小讓孩子探尋自己的喜好,把握早期尋找興趣的重要時機,點燃孩子對未來的熱情,成為自己擅長領域中的職人,是我們成人的責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