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喜歡跟人相處,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會被他人討厭
他不喜歡與人互動,擔心自己的情緒和壓力會壓垮他人他總是關上門,獨自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面反芻著自己的情緒與苦痛,那是一種關照他人,也是一種令人心疼的貼心,站在門外看著這樣的他,照顧者也總是感到力不從心,好想把他帶出門外,卻又擔心門外的世界再一次攻擊著單薄的他!
他……是一匹獨自舔舐自己傷口的孤狼,是一匹關上門來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孤狼
面對到自身情緒低落與症狀,他們也處在一種不安與不知所措當中,生理、心理、社會各個層面的交互影響,使得他們拒絕踏出門外,那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匹狼究竟經歷了什麼:
生理
體內的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加上失眠帶來的體力低落,使得社交這項既耗能又無奈的行動,更顯得不想面對。
心理
精力缺乏再加上自卑的自我理解,使得整體社交焦慮大增,害怕他人的評價再一次痛擊自己,那麼寧可選擇退後,關起門來,至少能夠帶來傷害的只會剩下自己
社會
社會對於情緒低落的人總是帶來許多不諒解,「你就想開一點啊!你不能因為心情不好而影響其他人」、「你就是因為不知足,才會得到憂鬱症啦!」這些社會中的流言蜚語,有形無形也讓他們拒絕踏出,既然這世界無法帶來溫暖與理解,那麼寧可退後保護自己。
那麼,身為照顧者,我們能夠如何陪伴這匹孤狼呢?
最重要的大原則便是**『尊重每個人獨特的步伐,理解狀態不同會有的各種可能性』**
作法
基於這樣的大原則,我們能夠有以下做法
- 簡單的小關心:關心不一定要面對面說到話,小紙條、小訊息、簡單的小餅乾等等,都能讓他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也能讓他在孤單時找到一點和煦的日光
- 尊重選擇:他要看電影就不要逼他打球,他要運動就不要逼他看書,每個人有充電的方式,人們總能找到最適合的自己的世界!
- 提供專業連結:記得!是提供不是轉介或強迫,我們能夠提供如身心科醫師或心理師等專業資源的資訊,然而最終生命的選擇權仍停留在他身上。
我們去菜市場都知道要買當季的水果和蔬菜,那麼我們也會知道
花有花季,人也有屬於自己的時區。在自己的時區中探索,能夠找到屬於自己跟世界相處的方式!也會找到屬於自己最閃亮的時刻!
我是宇哲,敘事治療與後現代的實踐者,回頭看看自己生命的故事與亮點,也能在各篇故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