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工作謊言之1:我們會在意為那家公司工作嗎?】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 真相是:我們只在意屬於那個團隊!

raw-image

你有思考過關工作的意義嗎?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我們每天都在工作,連休假都脫離不了通訊app的干擾。

工作的環境,也就是職場,彷彿囚籠般禁錮了我們的行為與思想。

▋公司告訴你的工作定義,其實都不是真的

《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作者馬克斯.巴金漢,是暢銷書《發現我的天才》的合著者,長期研究職場與工作,透過大規模跨國調查,訪談一線員工及經理人,揭開隱藏在企業職場的真相。

我們早已習慣的工作定義,也許是各年代學術理論、或當時主流論調、或管理上的方便,就這樣流傳在企業與經理人之間。

甚至已經在學術上被推翻的理論,依然被企業所遵循,仍然被企業高階主管奉為圭臬。

以至於在職場中,許多看似不合理、違反人性的工作定義,成為職場潛規則。

大家都知道不合理,卻還是按照公司規定執行。大家都覺得違反人性,卻無人提出質疑。

這些工作定義,其實都是企業灌輸給你的。

raw-image

▋企業文化很重要?

我們在找工作時,多半會上公司的網站查看,至少104人力銀行也會有資料,除了員工福利之外,企業文化亦是查看的重點。

什麼是企業文化?

指一家公司所獨有的價值觀、信念、行為準則和工作環境的總和。反映了公司的歷史、領導風格、經營理念,以及員工的共同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忠誠度,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公司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為什麼要看企業文化?

就是想知道未來我們投入精力與時間的地方,是否符合我們的價值觀、是否有發揮的空間、是否有成長的機會等。

尚未入職前,我們在網路上搜集的資料,讓我們對公司充滿了想像。

追求「永續經營」的理念很吸引我們,成為工作與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間」,似乎是很棒的服務願景,連「Just do it」更感動許多看過廣告的人。

就在我們充滿想像與熱情的期待中報到,準備放手大幹一場、貢獻我們的才能與時間。

3個月之後,發現公司好像與我們想像中不同,企業使命與任務被業績壓力沖垮,主管的態度跟官網上寫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不一致,所謂BHAG「膽大包天的目標」,只剩下年度計劃進度。

也許進入公司的時間還短,應該再觀察看看。

半年後,我們已經被主管警告不切實際的幻想,每週、甚至每天都要寫工作報告,每月要檢討績效進度,KPI變成工作唯一重點,大家都在不斷追趕。

raw-image

▋75%離職原因不是因為公司,而是主管

筆者遇過開會時,所有人都要唸一遍「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願景」、「使命/任務」,很激勵人心,但只有一時激情,開完會就束之高閣,書面文化歸書面文化,公司規範歸公司規範。

雖然仍有頂尖企業會落實企業文化,但就像作者馬克斯.巴金漢所說的:「這些關於公司的描述,只有很小一部分出現在職務說明裡。公司內部設有托兒所;員工有20%的工作時間,可以投入自己感興趣的計畫…..這些全都是很好的方案,但沒有一項是你能掌控的,它們是別人——高階主管委員會或董事會——決定的。」

這些都很好,可能讓你引以為傲,但這些跟你的日常工作、任務截止日期、職場的行為與互動等,沒什麼關連性。

蓋洛普曾做過大規模調查,75%離職原因不是因為公司,而是主管。因為決定你工作上一切的是主管,但主管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公司。

主管必須依據公司規範,或建立、或執行各種工作規則,但這些公司規範,未必符合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確實很重要,但企業文化不該只是書面上的文字,不該被抽離日常工作,變成一種形而上的哲學思維而已。

我們在工作上真正關心的,是工作會如何分配;主管會偏心嗎;當衝突發生時,會如何處理;各種會議是否有結論、決議是否會被執行;工作績效如何評估;是否能發揮你的長處,而不是緊盯你的缺點等。

當我們在找工作時,會以企業文化做為篩選的標準,但決定我們留在公司或離開,卻是因為我們所屬的團隊,確切的說,是因為你的主管。

決定離職的員工,有75%是因為主管。

那麼,你還會在意是在那家公司工作嗎?

raw-image

▋真相是:我們只在意屬於那個工作團隊

ADP研究機構曾對十九個國家,進行有關工作者敬業度的調查,結果顯示,人們或許在意自己在哪家公司工作,入職後關心的卻是屬於哪支團隊。會留下來或離開,都是因為團隊。

敬業度調查結果,有3個重點:

1、近乎所有工作,實際上都是團隊合作性質。員工數超過150人的公司,有82%的員工在團隊中工作,72%的員工在兩個以上的團隊中工作。員工數少於20人的小公司,有68%的員工以團隊模式工作,49%的員工在兩個以上的團隊中工作。

2、若你正好是團隊工作者,在員工敬業度調查項目中,給予高評分的可能性高出一倍。甚至最投入與敬業的工作者,是那些在5個不同團隊中工作的人。

3、那些表示信賴團隊領導人的工作者,充分投入、高度敬業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2倍。

作者馬克斯.巴金漢提到:「團隊讓所有成員作出獨特貢獻,這是我們人類想出集合個人獨特貢獻,達成僅靠個人之力無法達成之事的最佳方法。」

團隊才是你每天實際工作的地方,團隊的工作氛圍及成員之間的相處,會影響你的情緒,主管或團隊領導者,是決定你工作與職涯的人。

raw-image

── 結論:團隊領導者該做的3件事

ADP研究機構提出8道題目,做為檢測及打造優秀團隊的標準,題目如后:

• 我對我們公司的使命十分熱情。

• 在工作上,我清楚了解組織對我的期望。

• 在我的團隊裡,大家和我具有相同的價值觀。

• 我有機會在每天的工作中發揮長處。

• 我支持我的隊友。

• 我知道我的優異工作表現將會獲得賞識。

• 我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

• 在我的工作中,我總是獲得挑戰持續成長。

如果你想打造優秀團隊,或想了解你的團隊是否符合優秀團隊的標準,可嘗試以下三件事:

1、隨時了解團隊對前述這8道題目的回答,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逐一詢問團隊成員。

2、讀完《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這本書,以了解如何打造出一支優秀團隊,還有種種過去阻礙你的有關工作職場的謊言。

3、如果你在找工作,不用花時間去研究你想加入公司的企業文化了,你應該研究的是這家公司如何打造出優秀的團隊,可以用以上8道題目做測試。


【你真的了解工作嗎? 戳破關於工作與職場的謊言(上篇】

【你真的了解工作嗎? 戳破關於工作與職場的謊言(下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不輕鬆 E哥帶你衝
2會員
14內容數
【閱讀思考改變人生】你給我10分鐘,我帶你讀世界 【職場混日子的倖存者】職場不輕鬆,E哥帶你衝 【保證踩雷行銷術】不教你行銷成功學,只告訴你什麼行銷會失敗
2025/07/30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網路充斥反饋,酸民的反饋應該虛心接受?那工作上的反饋呢? 績效考核到底考核了什麼? 潛力很重要,公司會重點培養有潛力的員工?如果你被評為沒什麼潛力,你能接受嗎? 時間管理是為了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你平衡了嗎?
Thumbnail
2025/07/30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網路充斥反饋,酸民的反饋應該虛心接受?那工作上的反饋呢? 績效考核到底考核了什麼? 潛力很重要,公司會重點培養有潛力的員工?如果你被評為沒什麼潛力,你能接受嗎? 時間管理是為了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你平衡了嗎?
Thumbnail
2025/07/25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為什麼工作目標都是由上而下、老闆主管交待的? 企業文化很重要嗎?有幾家公司是認真的? 每年大張旗鼓搞一次的年度計劃有用嗎? 我們就以系統思維重新思考工作與職場,跟著作者來一場戳跛謊言、揭密真象之旅。
Thumbnail
2025/07/25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為什麼工作目標都是由上而下、老闆主管交待的? 企業文化很重要嗎?有幾家公司是認真的? 每年大張旗鼓搞一次的年度計劃有用嗎? 我們就以系統思維重新思考工作與職場,跟著作者來一場戳跛謊言、揭密真象之旅。
Thumbnail
2025/07/21
— 帶你讀《行銷前必修的購物心理學》 終於解開行銷黑盒子! 作者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快思慢想」雙系統模式,將行為經濟學、認知科學、腦神經科學的實驗研究成果,運用在行銷實務操作上,重新架構行銷理論,探討品牌如何影響消費決策、報償系統如何成為行銷公式2.0,以及菜單設計如何影響餐廳生意。
Thumbnail
2025/07/21
— 帶你讀《行銷前必修的購物心理學》 終於解開行銷黑盒子! 作者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快思慢想」雙系統模式,將行為經濟學、認知科學、腦神經科學的實驗研究成果,運用在行銷實務操作上,重新架構行銷理論,探討品牌如何影響消費決策、報償系統如何成為行銷公式2.0,以及菜單設計如何影響餐廳生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大家覺得在公司工作是否需要和同事、上司及所接觸的人要有和諧關係呢?這是否一種職場生存之道? 在職場工作,真的需要和諧共處,才能夠容易完成工作。即使遇到一些合不來的同事一起共事,也需要想方法和他們溝通。究竟在職場上要和諧共處有什麼重要呢
Thumbnail
Photo by Windows on Unsplash 大家覺得在公司工作是否需要和同事、上司及所接觸的人要有和諧關係呢?這是否一種職場生存之道? 在職場工作,真的需要和諧共處,才能夠容易完成工作。即使遇到一些合不來的同事一起共事,也需要想方法和他們溝通。究竟在職場上要和諧共處有什麼重要呢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達成工作目標,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讓工作更加愉快。然而在建立與維護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時,仍是有許多需要注意一些細節事項,畢竟在職場上許多工作上,除了上級主管交代下來要執行,不論是單一獨立完成,亦或需要團隊互助合作完成,都攸關公司企業體的內
Thumbnail
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達成工作目標,提升工作效率,也能讓工作更加愉快。然而在建立與維護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時,仍是有許多需要注意一些細節事項,畢竟在職場上許多工作上,除了上級主管交代下來要執行,不論是單一獨立完成,亦或需要團隊互助合作完成,都攸關公司企業體的內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離職撕破臉的狀況百百種,口出惡言揚言在業界抹殺、直接封鎖門禁卡權限要求員工立即離開、老闆準備好紙箱,盯著員工收拾東西,狀況百百種。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主管常常以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員工在家自主加班,離職時雇主不爽,調查員工公務電腦/EMAIL所有紀錄,指控員工攜出機密資料告上法庭。 員工該
Thumbnail
離職撕破臉的狀況百百種,口出惡言揚言在業界抹殺、直接封鎖門禁卡權限要求員工立即離開、老闆準備好紙箱,盯著員工收拾東西,狀況百百種。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主管常常以明示或者暗示,要求員工在家自主加班,離職時雇主不爽,調查員工公務電腦/EMAIL所有紀錄,指控員工攜出機密資料告上法庭。 員工該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職場,往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就在你踏進這個門開始,沒有該教你些什麼,是你要付出些什麼? 你可以問,不會,你要問,但...不一定有人應該要回你.. 你才做過1次的事情,因為做的少,你..應該不會有什麼錯誤可以發生,那..是否做得越多的人,就不該犯任何一點錯呢? 也就是說,你有做過1次,基本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