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苦瓜總是餐桌上的「挑戰題」。大人們說:「苦口良藥。」可那時的我,總是皺著眉頭,想盡辦法把苦味推到碗的最角落。直到後來學習瑜珈與阿育吠陀,我才重新理解「苦」在飲食與生命中的位置——它不是要我們逃避,而是提醒身心:是時候降溫、平衡了。
阿育吠陀的觀點裡,六味(甘、酸、鹹、苦、辛、澀)都有其調和的力量,而其中的「苦味」,能夠平衡體內過旺的火元素(Pitta)。當生活步調緊湊、情緒急躁,或者飲食太多辛辣與油炸,火元素往往會升高,讓我們感覺燥熱、皮膚容易出疹子,甚至脾氣變得不耐煩。這時候,一盤清爽的苦瓜料理,恰好像是一帖來自大地的藥方。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道家常卻不凡的涼拌料理——樹子苦瓜。材料準備
- 苦瓜 一條(去籽切片)
- 破布子 1 罐
- 嫩薑 適量(切片)
- 辣椒 2 條(切絲,依喜好增減)
- 少許香油
製作步驟
- 去苦留清:先將切好的苦瓜片,用少許鹽巴醃漬約 1 小時。這一步能把多餘的苦味逼出來,也讓口感更脆爽。
- 瀝乾入味:倒掉苦瓜醃出的水分,再加入嫩薑片、辣椒絲,以及破布子。
- 細細調和:最後淋上一點香油,輕輕拌勻。
- 耐心等待:放進冰箱醃一天,讓味道慢慢融合。隔天取出,冰涼中帶著鹹香,苦味也變得溫潤而可口。
這樣的樹子苦瓜,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像是夏末秋初的一股清涼風。苦瓜的「苦」,在破布子的鹹香、薑片的溫潤、辣椒的辛香中,被調和得恰到好處,留下清爽又有層次的味道。
飲食裡的心光
吃下這一口樹子苦瓜,我在想,生活是不是也像這樣?
苦,本來不是要我們拒絕,而是要我們看見——當下也許辛澀,但如果懂得用智慧調和,它就能化成一種養分。
阿育吠陀提醒我們:
- 苦味能降火、排濕、清心。
- 薑與辣椒則提供適度的溫暖,讓身體不至於太冷涼。
- 破布子帶來一點鹹味,正如同生命裡的「對比」,讓苦味更顯甘甜。
這樣的搭配,不只是廚房裡的巧思,更是一種療癒。當我們願意細心準備、慢慢等待,原本的「苦」就會被轉化,像生活中的磨練,最後成為力量與清明。
心光小語
「苦味,是給心的一種冷靜。」
在躁動的日子裡,不妨讓餐桌上出現這道樹子苦瓜。 它提醒我們:每一份不討喜的滋味,都可能是療癒的開始。
💬 今天的飲食心光是 樹子苦瓜,帶著淡淡的苦味與回甘的層次。
你平常喜歡用什麼方式料理苦瓜呢?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祕方,讓我們一起把「苦」變成生活裡的好味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