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處在人鬼關係的「黑暗時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unsplash圖庫。攝影者:
Mads Schmidt Rasmussen
我與靈學研究者張開基的某些想法一致,其中一個想法是:盡可能不讓阿飄來介入我們人類的日常生活,更不讓他們借用或是任意進出我們人類的身體!阿飄憑著私意,不論動機善惡,任意進入人體,好比一個人不經屋主同意,就潛入人家的房子。人類有資格、有權利對這種行為說:「不!」,而且對於所謂的「靈逼體」、「高靈、神佛菩薩要我們如何如何……」諸如此類,一昧合理化阿飄行徑的論調,我認為應該「敬謝不敏」。
為什麼神或高靈要強迫一個人去「濟世救人」或是「修行」?祂們明明有法力,也有能力投胎做人,教化眾生,也可向那些能接受他們訊息的人傳達意念,何必要「強佔」他人身體不可?沒事幹嘛干擾他人生活?為何要強行改變別人的人生去滿足自己的欲望?
這種不尊重他人身心與人生發展,甚至不管他人意願,就去強佔他人肉體的行為,是標準的強盜行為!遺憾的是,台灣竟然有通靈人和所謂的「靈學專家」為這種行為辯護,講什麼「認祖歸宗」,說什麼「皈依元神」,大談「指導靈」……把那些阿飄的強盜邏輯、強盜行為合理化、正當化,根本不把那些被他們害慘的人──他們的尊嚴與權利放在眼裡,更有甚者,還引以為榮,或是想盡辦法與之合作,一同攫取利益。
人類有權利保護自身,而且有選擇要不要「修行」、「濟世救人」的自由,不容通靈人、靈學專家、阿飄……用欺騙、恫嚇、詭辯等方式予以否定。對於安份、不去侵入他人身體的阿飄,我們可漠視或與之和平相處,但是對於那些來意不善,或是以各種好聽、動人的理由,強行侵入他人身體,甚至想反客為主的阿飄,任何人都有權利驅趕,就好像我們反抗、趕走那些想要併吞自己國家的殖民者,不需要感到罪惡,或是感到大逆不道,因為錯的是,那些書寫詭辯之詞的通靈人、靈學專家,以及做這種事情的阿飄。
人與鬼之間,向來多的是互相剝削、互相傷害、奴役弱勢的一方……諸如此類的負面事跡,撇開這些事不論,就來大談美好的未來,或是宣揚「新世紀」、「靈的時代」來臨,如果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當前台灣沒幾個人像索菲亞、張開基那樣,敢誠實敘述,省思人鬼關係,或是敢寫書揭露、批判亂象,實在很可悲~~這哪裡是「靈的時代」呢?我們明明還處在「黑暗時代」好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2會員
236內容數
這個專題的文章主要在介紹歷史方面的書籍、影片、網站文章的內容,以及我的讀後心得。我是以非科班出身、非史學圈的讀者做介紹與批評,每個月至少發文一篇,請多多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文的書名似乎不太合乎原書名的意思。作者敘述陶比奧古墳的開挖經過,以及推斷其為耶穌家族墓穴的理由──墳穴所在地、墓穴骨棺及其上的名字。作者的假設還需要更多歷史文獻及出土文物,才有辦法進一步驗證。
原書名:Philip Jenkins "The Next Chrish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 作者努力向我們陳述基督教在亞、非、拉丁美洲、印度等區域的快速發展,以及這些區域基督宗的特色,尤其是那些有別於歐美各國基督教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力。
本文介紹巴特‧葉爾曼兩本著作的內容 1.製造耶穌:史上No.1暢銷書的傳抄、更動與錯用。 2.耶穌:天啟的末日先知。
本書有兩大價值: 一、作者明確指出世俗社會在日常生活、文化、文學、歷史、身心安頓等方面,有哪些光憑既有知識、科學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他指出天主教有哪些理念及作法,值得我們參考,甚至予以採納。
這是余杰個人的散文集,也是閱讀聖經以後的心得筆記。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有信仰、人生、文化、教育等等。難得的是,余杰對《聖經》的熱愛,以及對其他醜惡人事物的平和態度,不偏激而不做作。
本書是張開基閱讀向立綱「活靈活現」、「人鬼之間」、「靈體、靈性、靈媒」這三本書後所寫的評論。作者援引大量原文,嚴詞批判向立綱及「黃老師」的靈學觀點,並指陳書中不少自相矛盾、邏輯不通的文句。 
中文的書名似乎不太合乎原書名的意思。作者敘述陶比奧古墳的開挖經過,以及推斷其為耶穌家族墓穴的理由──墳穴所在地、墓穴骨棺及其上的名字。作者的假設還需要更多歷史文獻及出土文物,才有辦法進一步驗證。
原書名:Philip Jenkins "The Next Chrish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 作者努力向我們陳述基督教在亞、非、拉丁美洲、印度等區域的快速發展,以及這些區域基督宗的特色,尤其是那些有別於歐美各國基督教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力。
本文介紹巴特‧葉爾曼兩本著作的內容 1.製造耶穌:史上No.1暢銷書的傳抄、更動與錯用。 2.耶穌:天啟的末日先知。
本書有兩大價值: 一、作者明確指出世俗社會在日常生活、文化、文學、歷史、身心安頓等方面,有哪些光憑既有知識、科學技術難以解決的問題。 二、他指出天主教有哪些理念及作法,值得我們參考,甚至予以採納。
這是余杰個人的散文集,也是閱讀聖經以後的心得筆記。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有信仰、人生、文化、教育等等。難得的是,余杰對《聖經》的熱愛,以及對其他醜惡人事物的平和態度,不偏激而不做作。
本書是張開基閱讀向立綱「活靈活現」、「人鬼之間」、「靈體、靈性、靈媒」這三本書後所寫的評論。作者援引大量原文,嚴詞批判向立綱及「黃老師」的靈學觀點,並指陳書中不少自相矛盾、邏輯不通的文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起床多久,你能不看手機呢? 1。不斷切換腦袋在不同工作項目:研究發現每一次分心,再拉回原來的狀態需要25分鐘 2。錯失恐懼症:總害怕錯失什麼第一時間訊息。 3。科技上癮:不論有事沒事都想滑一下。 注意力經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未來你不用主動去,訊息自己會找上門,反而是你要花錢保護自己的注意力
Thumbnail
「我們正處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 科技、數據、零工、遠端、AI,是21世紀蓬勃發展領域,我們也因這些技術,使得在疫情肆虐全球下還能夠維持世界的基本運作,而「孤獨感」卻早在社交距離的限制前,就已開始在腐蝕這個社群。
Thumbnail
邏輯寫作的能力,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學習成果,而是具備主動思考、邏輯思考的社會人士應有的美德。
Thumbnail
4月28日臺大研究生協會主辦「數位世界中的言論自由與價值」論壇,是〈持續討論中〉系列活動最終回,邀請AI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資深媒體人黃哲斌、創作者張志祺及超直白,從不同身份、領域的角度切入,探討當網路社群與空間皆成為當代不可忽視的言論製造場,言論自由有受到保障嗎?言論審查又如何呈現?
Thumbnail
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20,21世紀數一數二難熬的一年,我們的生活周遭發生了許多事情,也改變了許多我們熟悉的日常,主婦買菜不再出門,開會不在會議室,上課不在教室,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質變,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將何去何從?網路的普及又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
        最近聽到有個資料很有意思,史丹福研究中心指出你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洛克菲勒也說:“我付高薪給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遠超過日光之下任何其他能力。很顯然我們的專業能力可能沒有想像中來的那麼重要,或許這個說法對不少人會造成衝擊也衝擊大部分人的過往的教育歷程。    
Thumbnail
在邁入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的年代後,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一個論調,就是很多「長輩」都認為,現在的人都很少「寫字」,對於語言/文的掌握不若以往嚴謹。簡單講就是很多字都不知道怎麼寫,或者是寫錯字。 但,事實是這樣嗎?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起床多久,你能不看手機呢? 1。不斷切換腦袋在不同工作項目:研究發現每一次分心,再拉回原來的狀態需要25分鐘 2。錯失恐懼症:總害怕錯失什麼第一時間訊息。 3。科技上癮:不論有事沒事都想滑一下。 注意力經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未來你不用主動去,訊息自己會找上門,反而是你要花錢保護自己的注意力
Thumbnail
「我們正處在人類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 科技、數據、零工、遠端、AI,是21世紀蓬勃發展領域,我們也因這些技術,使得在疫情肆虐全球下還能夠維持世界的基本運作,而「孤獨感」卻早在社交距離的限制前,就已開始在腐蝕這個社群。
Thumbnail
邏輯寫作的能力,已經不再只是單純的學習成果,而是具備主動思考、邏輯思考的社會人士應有的美德。
Thumbnail
4月28日臺大研究生協會主辦「數位世界中的言論自由與價值」論壇,是〈持續討論中〉系列活動最終回,邀請AI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資深媒體人黃哲斌、創作者張志祺及超直白,從不同身份、領域的角度切入,探討當網路社群與空間皆成為當代不可忽視的言論製造場,言論自由有受到保障嗎?言論審查又如何呈現?
Thumbnail
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2020,21世紀數一數二難熬的一年,我們的生活周遭發生了許多事情,也改變了許多我們熟悉的日常,主婦買菜不再出門,開會不在會議室,上課不在教室,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質變,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將何去何從?網路的普及又會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
        最近聽到有個資料很有意思,史丹福研究中心指出你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洛克菲勒也說:“我付高薪給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遠超過日光之下任何其他能力。很顯然我們的專業能力可能沒有想像中來的那麼重要,或許這個說法對不少人會造成衝擊也衝擊大部分人的過往的教育歷程。    
Thumbnail
在邁入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的年代後,相信大家一定有聽過一個論調,就是很多「長輩」都認為,現在的人都很少「寫字」,對於語言/文的掌握不若以往嚴謹。簡單講就是很多字都不知道怎麼寫,或者是寫錯字。 但,事實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