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有人不知道斷捨離嗎?
我是從19年年初開始斷捨離,當初跟朋友提及我正在斷捨離的時候,部分朋友還一頭霧水問我什麼是斷捨離。18年年底去了斯里蘭卡當國際志工後,我立了很多的flag,其中一項就是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模樣。
具象化的斷捨離,讓我對斷捨離更加著迷,寬敞的家、舒適的午後、沒有「多餘」的物品,每一個物品都有使用的價值及其意義,這樣的生活對於在台北住著蝸居的我尤其嚮往。
我可以住著不大的房子但有著不差的生活品質。
就這樣我開啟了斷捨離的生活。
|第一階段:丟棄/回收/賣掉物品|
在這一個階段,也是分了很多歷程。
我先回收了大量衣物、棉被、娃娃、舊筆電、充電器、舊手機、書、雜誌、文件、光碟、鞋子、懷念舊物······等等我其實不需要的物品,占我了我很多空間導致我每次搬家都要花一筆高額的搬家費的物品。
初步,我回收跟丟棄了很大量的物品,像是買了很久想說總有一天會穿到的衣服、真的找不到timing使用的包包、不用再看一次就知道很無感的書、累積很多但翻閱的次數五根手指比的出來的書面資料。
其次,我將我的書做了分類,第一批就是連再看一次都不用的書,第二批得再看一次才知道要不要回收的書,第三批就是我真的很喜歡絕對會留下來的書。這一年多的時間大約回收或上架到讀冊的書超過100本。
還有文件資料,我需要花時間看內容才知道是不是要留著。最終剩下大約十分之一。
經歷一斷捨棄物品的時期,下一個時期就會是去仔細的看每一項物品的意義。
30瓶的指甲油中,其實你最有可能使用的只有不到10瓶;太多全新的筆記本,從高中累積到出社會,現在公司合作的廠商每年都會送超多筆記本,基本上不需要我自己再花錢去買筆記本,所以我便把10-20本的大小筆記本捐給基金會;回收一台搬家一年都沒有使用的吸塵器;捐了13張全新的專輯給二手店;賣掉陳年未開機的筆電等等在特定物品的範圍中再進行細部的斷捨離。
今年我又搬家了一次。
搬家前得經歷一次大整理又是斷捨離的好時機,把我最心愛僅存的5張專輯,BIG BANG的最後一張專輯、東方神起五人合體的最後一張專輯、Tiger JK像是黑膠唱片大小的專輯、還有兩張我忘記是什麼了,全部捐給二手專輯店。猶豫了很久,知道自己只是單純的收藏,不會拿出來聽,也認知到即使沒有這些專輯我還是會喜歡他們,有沒有專輯都不會影響到我對他們的感受,所以決定放手。
最常讓我拿來說嘴的斷捨離案例就是我在19年過年時,在老家整理了我18年的物品。從幼稚園到高中,上百封信、卡片、交換日記、國小時流行的手寫的個人資料冊、幾十本書、與老師互動的聯絡簿等等充滿回憶的物品,當初散落在我房間的各地,可能是放在抽屜或是當初已經裝成了一箱箱了,在過年期間我把這18年的物品透過回收、丟棄、燃燒等方式,整理成一箱長寬高約50x30x20的樂扣箱,就這樣一小箱。
為什麼會做到這麼極致。
其實,斷捨離不只是物品唷,包含人生及人際關係。
忘記是有川真由美還是山下英子在書中曾經提及一個讓我最驚訝的想法,就是她提到關於逝去長輩的物品,可能是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照片或是手錶等物品,我們常常因為親人的去世而留下部分對我們來說是唯一連結或特別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在傳統華人社會,如果把這些物品丟棄可能就被冠上不孝的標籤。
但,重要的是物品嗎?不,很多人即使留下家人的物品,但卻不記得或是根本沒有把家人放在心中,這樣有比較好嗎?應該要了解對方在自己心中的重要性是即使沒有這些物品也會存在的。如果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不會堅持要留下那些物品了。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女主角談及當初奶奶去世時的狀況
對阿,如果沒有這些物品,我還是會想念著那個人。
因為她提出了這樣的觀點,讓我在斷捨離舊物時,毫無猶豫。
除了實體物品的斷捨離,我也整理我的雲端。雲端服務有Google Drive、Drop Box、One Drive還有百度雲,各種雲端服務,最終我選擇了最方便及最常使用的Google Drive,將所有資料整併到Google Drive,原本付費訂閱是每個月1TB的容量,但實際上我並不需要這麼大的空間,後來大整理刪去很多資料後,下降到200GB,目前也還沒用到這個容量。
我真的是徹底的在生活各個層面思考斷捨離。
現在對於舊物的思考就是會想,我還會想要使用這個物品嗎?它會讓我感到開心嗎?如果已經長時間沒有使用也沒有砰然心跳的感覺時,我會選擇讓它離開我,因為它沒有讓我變得更好。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女主角把所有的物品擬人化,可以跟物品對話,物品為了力爭留總是對自己很呵護的女主家,百般討好,超可愛。
|第二階段:購買前再思考|
為了不要讓衣櫃爆炸,最基本的思考就是買一件就必須丟一件。斷捨離之前,我的衣櫃只能放得下一季的衣物,下一季的衣物都要先收起來,現在,我已經不用了。我一個衣櫃就可以放下一年春夏秋冬的所有衣服了。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女主角的老公因為捨不得丟東西而選擇不買新東西。一個人斷捨離很簡單,要全家一起斷捨離真的是真愛了!
加上我搬家後是需要自己丟垃圾等垃圾車,以及我真的受夠每次淨灘都這麼多垃圾,海龜鼻子裡拿出吸管或是海鳥肚子裡剖開都是瓶蓋等垃圾,我在購買物品時,會先思考這個物品要製造多少垃圾。
垃圾要減量,以及盡可能環保使用環保餐具、吸管等等就是從生活中做起。
每一次消費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你決定購買什麼樣的物品、品牌、廠商都代表你支持這些品牌跟廠商,成為一個更有意識的消費者吧!
我購買大部分的物品都會先思考這個物品會製造多少垃圾、後續是否可回收以及可能買一個就要丟一個相同的。
但我在購買書籍的心態並不如此,我嘗試購買電子書,但還是沒辦法習慣,也不喜歡電子書都會有的延遲lag感,所以我還是買實體書,只是在購買實體書時我會首選二手書,除非真的沒有二手書我才會去購買全新的書。
|第三階段:現在|
老實說,我的東西還是很多。
我還有一批舊書等著我看完之後再決定是否回收,同時也會購買新的書;雖然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放進一個衣櫃了,但衣櫃裡的衣服對我來說還是很多,不會像是真正做到極簡的人的衣櫃一樣空曠;雜物還是有一堆隱藏在抽屜跟櫃子中。
搬到新家也半年了,是時候要再來整理一次這個家了。
為什麼突然想寫斷捨離這個主題?
近期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居家整理師這個行業,透過居家整理師的演講,讓我更加了解居家整理師要處理的不只是空間收納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一個家庭的問題、心的問題。
居家整理師廖文君說她的書籍《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曾經想直接命名為「不整理也沒關係」,因為整理只是一個方式,透過整理物品這個方式,讓你找回最真實的自己,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希望的你。
也有整理師分享說,透過整理,讓她找回自己,不再是別人的老婆、媽媽、媳婦、女兒這些身分,而是我們自己。
在台灣,目前居家整理師多以女性為主,為什麼?
透過這些講師的分享,我們了解到他們很多人因為步入家庭、成為了媽媽、擔任起全職媽媽的角色,而部分的人則是因為小孩有些狀況,自己在工作與小孩中選擇了小孩。我還是想說,女性本強,為母則更強。
身為媽媽的韌性,在這場演講中顯露無遺。
不要把斷捨離只是定義為物品的丟棄,更多的是回到我當初立的flag,去思考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模樣。我只是透過斷捨離這個方式,重新審視我的生活,了解物品對於自己的價值,改善我的空間及生活,還有最重要的,融合《被討厭的勇氣》一樣的人際關係斷捨離,連股神巴菲特都買不到的時間,你要花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人身上唷!
我想要變得更好。我相信會變得更好。
不要麻木!不要事不甘己!
無法保持樂觀或正面態度時也要be kind.
斷捨離是一場人生的修練,我的狀態是ING。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女主角在心滿意足且空曠的家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