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賴於朋友的信任,偶爾會有職場工作者問我:如何成為自雇者?
嗯,我想十個裡有九個會被我這句話嚇到;剩下的那一個會告訴我已經離職了,然後換我愣住。
因為對於離職的人來說,心態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可以慢慢想的時間並不多,會急著想創造收入;一旦踏錯前面幾步,後面要導正就難上許多,因為你已經讓選擇成為了抉擇。
多數人會想到這個問題,包括剛成為自雇者的我。不過,通常這就可能是一個錯誤的開始。
「為什麼這麼想?」
「你打算做多久的講師?」
「下一步呢?」
「做講師與下一步的關聯是什麼?」
如果你可以清楚地回答這些問題,我會告訴你,成為講師的確是門檻最低的一個選擇。如果你也想成為講師,我有三篇文章或許可以參考。
至於如何在這個領域成為頂尖?我想有很多的資源可以供參考,我肯定沒有資格回答這件事;因為這對我來說不是目標,而是一種手段。
就如同寫作、表達、簡報等能力,都只是一種手段,目標是解決問題,而且是解決受眾的問題。
但我可以分享的經驗是:去定義你和受眾的關係,而不是定義你的角色。
受眾可以是你的用戶、客戶或夥伴。定義關係,是去思考你如何解決受眾的問題?如何滿足受眾的需求?如何提供受眾的體驗?
你會發現,可以在眾多領域中找到你要的答案。然後,用更短的時間、更低的成本,做到這些事;或者,用相同的時間與成本,做到超乎對方期待的。
但是,如果你定義的是你的角色,比方說講師,那麼你可能關注的就是講師應該怎麼做?講師應該會什麼?講師應該如何授課?大家都在用線上授課,我該不該跟進?
那麼,你被講師這個角色框住了,包括講師的生活與思考模式、人際關係、收入水準、發展路徑等等。
這其實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你可能會失去信心、無法融入某個群體而困惑、可能用錯力氣在錯誤的方向;最糟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最後只是為了活下去。
舉例來說,如果我定義自己是父母,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是好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認同,這沒有標準答案。
所以,我該定義的是我和小孩的關係,我該如何與她們產生連結?如何解決她們的問題?如何滿足她們的需求?如何提供她們不同的體驗?我想,我會慢慢找到合適的方法。
回到講師這個角色也是同樣的道理。
不該問客戶有什麼需求,而是問:你雇用這個產品,想完成什麼任務?達成什麼目標? 克里斯汀生《創新的用途理論》
你可以從其他的講師身上獲得體驗,但該關注的永遠是你的受眾。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