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假期“通常是一個讓心情放鬆,以及和家人、親朋好友團聚的開心日子。但是,你會不會時常在連假過後感到更多的焦慮及匱乏呢?
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年齡的增長,大人的世界總是圍繞著財務、親子關係、職場、情感、人際關係的壓力,尤其是面對一個個親朋好友相聚時排山倒海的私人問題,再加上現代的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影響。報章雜誌、社交媒體都在不斷地強化我們的匱乏感,在提醒我們「你有多不足」「你還需要更完美」,不然就完蛋了的觀念。
現代社會利用這樣”渴望被認同“的”匱乏感“,讓我們在這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中產生強烈的不滿足,讓我們透過「外在條件」來滿足被認同的期待。而忽視:其實自己做很多事,只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同而已,而忽略事件的本質:也就是所謂的”當下“。
圖片取自:https://read01.com/AEdemP.html#.YUmdZy33VQI
那天接到一位朋友的來電,他有一位4歲正在就讀幼兒園的孩子。
他說:怎麼辦?我覺得我兒子的英文跟不上班上的同學。我是不是應該幫他請一位英文家教來補習英語?你知道嗎,他們班同學都在放學後補習其他的才藝,像是心算、舞蹈、鋼琴....等。他每天回家後都在玩,他會不會跟不上,我好擔心,我一定要幫他找一個家教!
我的朋友明顯的掉入了典型的「主場思維」框架中,意思是:對於自己的行動結果抱持著不切實際的美好期待(認為:只要請家教、補習,孩子就會“跟上”其他同學)。這樣的危機是:當結果與期待的美好不相符合時,反而會強化了內心的不安與匱乏感,而沒辦法真正的解決問題。
其實,最好也最有效的方法是:
圖片取自: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9408
我們需要提升大腦感知的能力和敏感度,並去意識到現在的得與失是源自於何處。就如同現今西方流行的「成功學」裡不斷強調的“心態”(mindset) 對一個人的影響。簡單來說,我們必須先調整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態,才有辦法找到處理問題的正確答案。就像我的那位朋友,他需要敏銳的察覺,今天幫4歲的兒子請英文家教,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才不會落入『飲海效應』的惡性循環裡。
以正向教養的角度來說,我的朋友可以從“尊重”著手:教養者(老師或家長)應給予孩子們足夠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與動機,並建立孩子對於自我及他人的尊重,繼而形成一個“良”的循環。然而這個尊重的基礎則建立在健全的情緒上。 在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 The International Early Learning and Child Well-being Study (IELS)的研究中顯示,對於學齡前的幼兒而言,除了認知以外,社交及情緒的健全發展也在幼兒未來的幸福與健康,甚至是收入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們最大的挑戰便是:無法停止將外來的價值觀,持續當成是自己認知的模組。特別是當我們尚未開啟認知能力的長度、廣度及全面度時,也就特別容易被外來的認知綁架,落入「一因論」(因為....所以.....;只要....就會....)的局限裡,而無法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以客觀全然的視角去分析事件的本質,進而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最好選擇。
因此,多因論的練習也就至關重要,身為教養者(老師或家長)本身,我們將時刻檢討所有經歷的每件事,除了直覺認為的單一原因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存在的可能?也就是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 1916-1988) 世界知名的美國心理治療師,時常運用的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發現人類行為的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因不一致而引起的種種困頓。並以更全面、更接近真相的思考模式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圖片取自:https://memes.tw/maker/meme/7632
親愛的教養者們,讓我們從自身開始探討、發掘,這些情緒(匱乏感、焦慮)背後的理性是什麼?有沒有進步的空間?而這些情緒是基於什麼樣的認知而產生?請你一定要牢記,認知沒有所謂的對錯,它是受到我們的價值觀及環境所形成的。不過,我們可以透過“理性腦”,讓我們的選擇能更緩慢、更長遠,也能看到更全面的局勢。
*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也邀請你分享給任何你認為可以幫助到的朋友及身邊的人
我是愛穿高跟鞋的 美國PDA認證合格正向教養師
參考文獻:
熊仁謙 (2019)。原來我們都對自我誤解太深:從印度哲學思維,找回真實的自己 台北市:究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