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從信任圈談政治上的連動(3):透過「信任圈」概念觀察政治

2020/08/2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利益的概念談完,接著談回信任圈的問題,信任圈說到底就是你相不相信這個朋友,若一群人利益一致,價值體系也相同,結成一個組別、團體、黨派,那你想要依靠利益裂解就很困難。誠然每一個人都有價碼,但會高到不如採取其他手段,收買的效益太差。 信任圈會多大?非常小,通常不超過個位數。
談完利益的概念及與信任圈的關係,接著,怎麼理解政治上的連動關係?

人際網路的連動

這有點像是拉網子,假設人是繩網上的繩結,任何一個結被拉動,都不會只有這個結在動。
除非你超級邊緣人(那一開始就不在網上)
這當然有點簡化,筆者的意思是,你覺得事情為何往這邊動,很有可能是被牽拖到,大家被帶著走。而這是不是真的出於大眾的意願?說不定只是這位紫色仁兄自己硬往右邊跑,逼大家陪葬。
下圖的實際網路,人與人的關係是有節點的,總是有一個keyman在那邊,所以動到他就可以整串牽走。
若我們加上了信任圈的概念,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構。像下圖的狀況,就很像是紫色這位先生,為了往上爬犧牲了某一些事情,導致下屬之一決定求去、撇清關係等等。而紫色倒向這位上級,也擾動了更上一層級的親疏關係,這常出現在紫色屬於中間層主管角色的狀況,他才是真正運作組織的執行者,上層都是股東或是金主之類。
這在政治圈中有時候更詭異,就是原本組織中的中間主管,投向了某個政務官,加入了他的派系。這增強了政務官的政治權力,但也因為風格轉變,讓下屬離心離德,或是掛冠求去。讀者不能單純的解讀,說是意識形態不合,或是嫌累不想幹等等,真正的問題可能很多很雜,沒有在其中,是不知道真假的。

觀察政治,人事變動是關鍵

所以觀察國內外政治,通常只有兩種作法是有效的。一種是長年觀察,我們累積大量的資料,故能透過某個人事變動,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另一種就是有內線,曉得內部人事異動的實際資訊,好比事情都誰在做,誰很會攬功,哪個人會閃責任,所以導致誰誰誰跑去哪,又是誰投靠誰。
政治說到底就是人事與管理,當你發現有一套標準劇本,全部的人都在劇本內跑,沒有自主意志,某件事情發生必定導致誰去做什麼,那就該懷疑這套劇本,是不是某些人刻意製造出來的。因為真實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主意識,也沒甚麼人能夠全盤控制下屬,這得要拿出非常多的資源,以及強大的宰制力才行,在民主國家中是做不到的。
請讀者開始檢視自己過去相信的劇本,諸如派系鬥爭、人事變化,是不是好像都有一種簡易邏輯在其中:
  • 某甲做了A這件事→所以某派系乙通過了B的案子。
其中的派系、人物、金流,全部都是模組化套件,像是樂高積木般的可以任意編組。而且,被模組化的人物,行為舉止都會被標籤化,好比C之所以做壞事,就是因為他是壞人,因為他是壞人所以會做壞事,這種循環論證又沒有來由的說法。
若符合以上一半的條件,請審慎想想,你是不是陷入其中。尤其是所謂的消息來源,會不會真正出問題的是你自己。所有的長期觀察或是內線消息,都要有人性在其中,性格決定命運不是假的,為何你會相信某個你喜歡的人是完美無缺,你討厭的對象都是充滿缺陷?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35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2.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