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收到一封圖書館借閱即將到期的通知電郵,也因為周末凌晨醒來就不想再繼續睡,於是我一天之內啃完了這本 ISBN 978-986-507-031-1的《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書中提到很多方案都是國外的情況,因為作者是外國人嘛,有些甚麼ACA、IRA的制度或政策的縮寫台灣人不研究是有看沒有懂的。而我不打算研究那麼深,我就在有看沒有懂的許多名詞下掌握了這本書的精神。
簡單的說,它看重的是「你想過的理想生活」。
這本書的原文書名其實是:WORK OPTIONAL 副標題是 The Non-Penny-Pinching Guide to Early Retirement。我就不直接翻譯成中文了,單字都很清楚明白。它講的不是財富,它講的是提早退休,或者你可以選擇工作或不工作的選擇權。
「所謂財務自由,應該是指內心對自己想要的生活目標很清楚,必且能縝密規畫出一生安全無虞的財務計畫」(P.10) 其實說直白一點,就是,我不是要講錢財,而是要講你想要的生活,但要過你想要的生活,你需要錢財。就像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這句老話一樣弔詭。
「如果你是自行選擇離開職場,無論是永遠、暫時或轉兼職,只要你覺得自己真的已經揮別職場,技能大聲說你已經退休」(P.28) 我不是要吐槽,有許多人拿不到非自願離職證明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或許可以說,也在過提早退休的生活?
「不必很懂理財或很有錢才能提早退休」(P.31) 這是這一頁最上方的黑粗體標題字,但,我閱讀完整個小段落之後,我覺得,作者強調的是,她和她先生本來可能也接近月光族,也曾經亂花錢,但是最終還是找得到理財之道。所以這標題意思應該比較像是:學習理財永遠不嫌晚,之類的吧。
書中很強調一點:謹慎檢視開銷。收入高、開支少,可以增加理財速度,可是,這難道意味著古代顏淵「一簞食一瓢飲,人也不改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生活嗎?這倒是比較像我上一本讀完的書中說到百倍之地的猶太男人不用工作,只要鑽研《妥拉》,一堆顏回啊!所以,難道應該縮衣節食的過日子來儲蓄嗎?還是,該花則花該省則省呢?只是,甚麼是該花的,甚麼是該省的呢?我北上台北時選擇坐高鐵而非搭客運,是否就是不夠謹慎開銷呢?但是,坐高鐵真的比較舒服又省時間啊!還好現在的科技發達,手機的記帳軟體很容易就可以每天記錄自己的開銷,我也有記帳的習慣,當看到收入比支出多的時候,的確有一種快感。嗯。
「分別拆開來看,這些開銷都不過分,也不讓人覺得可能導致儲蓄難如登天。但要是加總所有開銷,加上不懂得縮減經費,只是不斷累積新開銷,有天醒來你會驚覺,你以為那再正常不過的生活,其實需要花很多錢維持。」(P.57) 這一段有說到作者有時一週外食五次,對一個吃住都在家裡面靠父母的卑微的小孩我而言,想到如果要獨立出去租房子,我一定也是會懶得自己做菜,而常常外食的啊!我發現自己對於烹飪的興趣,真的不大,雖然有的時候,也曾經五分鐘熱度,但大多數時候,是不想出門或煮得簡單來隨便吃吃就好,看來,我離家庭主婦之路還是遙遙遠遠的看不到車尾燈啊。唉。
「有腦開銷則是計畫之中、在交出辛苦錢之前周全思考的花費,往往都是你真正需要,至少是你會經常使用、不會浪費的東西」(P.59) 嗯,那我自己看到現在5G的智慧型手機大多破萬,覺得太貴以致於從手機行撤退到另外一間手機行再撤退回家PO抱怨文,這種天天都要用的東西,是不會浪費的東西,我還是覺得太貴,是我跟不上時代嗎?還是代表我很有腦?
「看見金錢的本質:金錢就是我們為了得到金錢而投入的光陰,」(P.61) 這是作者引用其他作者《富足人生:要錢還是要命 Your Money or Your Life》書中的概念,因此,時薪高或月薪高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那我目前的情況,是否符合這樣的狀態呢?可是,少賺一點錢,多賺一點時間,不也是提早半退休的狀態嗎?就像某個網路流傳的小故事一樣:一位富翁見到一個跑船的,問到他收入多少,驚訝地質疑怎麼可以賺這麼少,是不是不夠努力,而跑船的回答說,你賺錢是為了甚麼樣的生活呢?富翁說,他想要多點時間陪家人、高品質的生活、悠閒自在等等,跑船的說,你為了這些付出了甚麼呢?富翁說,健康、時間、壓力、苦難等等等,跑船的回答,我現在就是過這樣的生活啊!
這是不是又是一件弔詭的事呢?但套用在現在,陶淵明的時代已經不再,想要不為五斗米折腰會先被失業逼到靠腰,就算不出門,在家用水用電也都要用錢,只要活下去,就是要錢,連想死,也要買些不該買的東西來做不該做的事情,沒錢又沒膽,一直被送醫院,死也死不了,還要付醫藥費。還是要錢。那麼,賺少一點,過悠哉一點呢?呃,一句「沒車沒房沒小孩,你老了怎麼辦?」就打翻一票不婚不生新士卒。
「有些人會透過花錢取悅他人」(P.70) 書中建議讀者想一想,是否能以不花錢的方式,或是花較少的錢,向他人表達你的感情?但我想說,這還是太理想了,錢若代表命,你拿自己努力換來的錢去表達愛,是最直接實際的方式,當然包括了花時間,現在要表達愛,還真難,要花錢還要花時間。是不是。所以,大家,是要錢,還是要愛呢?錢跟命分不開的世代,錢跟愛,真的分得開嗎?
書中還提到投資,「通貨膨脹的風險比股市更大」。可是,我怎麼覺得自己儲蓄尚且不到資格談投資呢?通貨膨脹的風險就長期看來或許比股市更大,但對於股市一竅不通的人來說,通貨膨脹的風險,就短期來看,還是慢慢儲蓄快快學理財,不要輕易投入股市,比較好吧?但因著書中這樣寫,我也開始思考投入股票市場的機會以及可能性。
這本書很特別的提到了傳統觀念認為買房比租屋好,但其實不一定是對的,書中舉了些例子和元素,表達有的時候租屋反而是更好的選擇。我不知道,我只聽見過,一位膝下無子的退休了的貧窮宣教士,在晚年,拿出了一千萬回到故鄉買房養老。雖然也有風聞說,那位宣教士是繼承之故才有房產,但也顯示出健康與房產對老年生活的重要性。
書中還有一些圖表,其中圖表7.5的題目是:「事業中斷的建議退休儲蓄金額」,左邊是年齡,右邊是儲蓄金額,我看了看,30歲要存到年薪的一倍,35歲是年薪的兩倍,40歲是年薪的三倍。呃……,我立馬按起手機的計算機,然後唉嘆自己的存款之少到以作者的標準而言,是不可思議的地步。但,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現在能有這樣的生活和工作,還不錯啊?我難道是上述那個跑船的?不,我只是好運還沒有用完。我該感謝自己有對健康而有收入的父母。啊,我並沒有跟他們拿生活費,但是跟他們一起生活就受他們吃和住的照顧,這樣可以說,我是啃老族嗎?也不行吧!
圖表7.7的題目是:「節制開銷後,可用啟動金大幅增加儲蓄」,啊簡單說就還是要縮衣節食嗎?咦。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提早退休,因此也有寫到退休後要注意的事項清單,特別是「有了重新認識自己的時間」,因為沒了學業課業事業,我們的人生到底要做甚麼,值得深思…… 但往往學業課業事業就已經讓人累到不必深思了吧?哈。
書中有提到每天設定走一萬步的目標。我的媽啊,大部分的智慧型手機設定都是五千步就達到標準了啊!原來要日行萬步嗎?
「多年來,每當有人問我提前退休後要做甚麼,我都會誠懇回答:『我會認真思考長大後我想做的事。』」(P.268) 這段話讓我回想起我的國小畢業冊我的志願,我寫了「想當明星但是不可能所以就當作家吧!」然而,我發現,隨著年紀越大,所面臨過的困難和壓力越多,想不想當甚麼人,必須建立在活不活得下去的基礎上。所以,作者的意思是…… 退休後才叫做長大?咦?
最後我想引用書中最後一章也就是第十二章作結:
「提早退休不是比較誰最省吃儉用,誰最懂走捷徑賺取旅遊點數,而是活出自我的夢想,在有限時間內實踐人生,好好把握大多人一直不敢想的機會。」(P.273)
我忽然覺得,自己好像走在這條路上,我知道寫作養不起我,但我仍然寫作,值得鼓勵。對不對?給個愛心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