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察整個諮商心理師的實習制度超過八年。但會有種越來越悲觀的感受。
我先講這十年來的改變,以心理機構來說,諮商心理師全職實習的場域由以往的大專院校,轉向教學醫院、社區機構,近幾年更有身心科診所開始收全職實習生。
大專院校通常不收實習費,大型醫院一個月大約九百多(若有誤請指正),
督導的部份,最先都是由機構配置,後來開始有機構要實習生自己負責,也就是自己的去外面找督導,這個有好有壞,因為機構給的督導有時候過於資淺(執業不超過三年),我還聽聞過塞給實習生根本沒有心理師證照的人當督導,去外面找督導也可以避免掉職場上的雙重關係,但問題在於讓實習生自己出督導費,又會是另一筆很大的開銷,增加已經沒有收入,一週四天,一天八小時綁在機構的實習生經濟上很大的重擔。
有些機構會使用團體督導來替代個別督導,這也會視需要注意的議題,因為團督和個督的用處與品質差異很大,我不認為團體督導可以全然替代個別督導,準心理師由於還是新手,需要手把手的教導,團督往往二到四週才輪得到一次,品質無法與一週一次的個別督導相提並論。
有些單位鼓勵實習生去接受各式各樣需要花錢的訓練,某種程度實習生不但是勞務提供者,也成為消費者。雙重或是多重的壓力,成為整個結構的最底層。重點是,為了在業界生存,很多實習生只能認同這一切。所以對外,他們會說他們學到很多、他們很開心。很多願意多說負向經驗與感受的,都是和我比較熟識,已經建立基本信任關係,知道我不會把他「賣掉」,或把他所說的話到處傳的年輕人。
關於全職實習是否需要給薪,我個人認為絕對需要,很多年前我公開說過這影響的會是整個心理師的就業市場,但基本上沒人採信。甚至有資深者直接說影響的只是「心理機構行政人員」的市場,因為實習生作為無給職的人力,這麼好用,誰要聘專責個管與行政人員?
這是實話。但新手心理師你就要保佑,一年一次心理師考試要一次就考上,或是你有第二專長,或是你家庭經濟豐沛不用你做為經濟支柱,或是你一當心理師就很資深、很老練。都沒有如同一般新手那樣青黃不接的階段。
人們在這樣高度競爭與壓力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最簡單與輕鬆的道路走,就是先忍耐。反正將來等到拿到證照了,開業了。實習心理師請好請滿。講好聽一點說我們在沒培訓全職實習生,在盡社會責任,但說穿了,明明是這些人需要實習生的人力。不是有人說了嗎?現在可以不用實習生的心理機構,那可是要很有實力的。
這些研究生呢,很多時候關於實習心理師是否應當要有給薪,自己內部就很糾結了。有些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自己生活所需負擔經濟壓力的研究生就會認為,全職實習本來就不應當給薪水阿,你給我一個夠好的訓練和督導就可以了。
但這對家境清寒的學生來說,一整年時間扣在實習機構,真的會有經濟壓力。我自己是存了錢來唸研究所的,我都還會希望自己課餘可以多打工。畢竟看著存款越來越少,那是會有壓力的。但你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實習生內部自己就不一致、沒有共識了。更不用說採取什麼社會行動。
撐過去,等到成為資深者或是開了心理機構,再來「善盡社會責任」、「培訓」實習心理師就好了。能成為資深心理師的,都是在這個制度下倖存下來的人。所謂的倖存者偏誤就是,我都可以活下來了,你為什麼不行?然後惡劣的環境與制度就會被合理化,經濟劣勢的人會先被淘汰。或者再審慎一點的人,先選別的路,等到羽翼豐滿,經濟穩定,再看看有沒有辦法回來拿證照。
前陣子終於,網路上開始有人願意說真話,想念諮商所嗎?想當心理師嗎?先準備好學費,以及至少三年以上的生活費,最好預備一百萬以上。你可以接受兩年以上沒有工作沒有全職的收入嗎?你的家庭有多少資源可以支持你成為一位心理師?你是家中的經濟支持者嗎?
很多時候,身為已經拿到證照的人,這種話並不是要勸退誰,而是希望每位走上這條路的學弟妹,可以更穩健。
Photo by Brina Blum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