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不筆記 #07】進諮商所前你應該看清楚點:成為心理師的多重潛意識宇宙

2023/07/1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近年台北及不少縣市都有大量的心理諮商所/治療所新開業,許多心理師想要成為單靠接演講和自由接諮商個案來賺取生活的(行動)心理師;在更基層的,即針對考上諮商所(以及畢業後的心理師國考)的補習班開班不斷,都讓心理諮商(治療)迅速以一個光鮮亮麗的新型職業選項的方式來到一般民眾眼前。
這盛況所相對產生的,無疑是一種同行生存競爭的焦慮,即上游者或半上岸者害怕太多新血的到來,從商業角度看便是分薄了案量、沖淡了利潤。不知道大家有否留意活躍於社交媒體的網紅心理師,他們有一部份在近兩年很常分享這類型的文章主題:心理師競爭大、碩班畢但薪水低、吃不飽、各種繼續教育(課程、督導、被諮商等)的成本付出高、從大學畢業再到碩班畢業考取執照最快也要 7 年光陰、實習期間就要燒錢受訓、未執業就先燒掉一台汽車(或其他等值的財產)……總而言之,大家不要妄想著「光鮮亮麗」就來考諮商及臨床所──除非你家境很好。
然而,不管這些貼文說得再動聽,彷彿關心著大家的金錢和時間成本,但其主要功能就是「勸退」無誤,其潛藏(潛意識)的臺詞很可能就是:「學弟妹你們不要來一窩蜂的考上來,搶走我的飯碗!」或「我才是付出夠多的前輩,你們看著辦吧!」
但今天我不是要探討這類網紅、文章和背後的心態,而是借此指出人們怎樣思考「想成為心理師」一事的動機。今天我們很容易把一個人要成為心理師一事,簡化為對光鮮亮麗的理想追求,或是想幫助他人、想為世界做點善事、去解決問題、以及能夠高時薪地(所謂的「聊聊天一小時就2000元」的想像)爽爽賺錢。
以上種種成為心理師原因或動機,都停留在意識的層面,多的卻是你不知道的事:多重的潛意識的因素。我曾在舊文〈見太多個案才生病/生病才要當心理師──對成為心理師的精神分析〉中,從「欲望」的角度把一心想著要成為心理師的人分成兩類。那是一種很法式哲學味兒的初探,今天我會進一步從實例講述一個人的早期經驗到底是如何構成他(她)想成為心理治療師的三種慾望。

救不了父母的罪惡感

已經記不得是在研究所的哪一本書上唸到的:許多成為心理師的人在其孩童時期都是一名「親職化小孩」(parentified child),他們從小就像父母般去照顧比自己小的手足、幫忙家裡各種家務、成為父母眼中的小父母角色。
精神分析師 Theodore J. Jacobs 在〈分析師的內在經驗: 其對分析歷程的貢獻〉(The inner experiences of the analyst: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analytic process, 1993)文章裡深化了這個觀點,他認為這些小孩從小就得變得敏銳且善解人意,好為家中憂鬱的母親提供安慰。他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87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躺椅上情感的潛意識法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相對於大眾常吃的速食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作為一位苦口良藥的諮商心理師,我希望以臨床經驗和精神分析的獨到見解,帶你們前往自身潛意識的幽微,看見感情世界的慾望、愛恨、孤獨與戰爭......一起看見情感的潛意識法則。彷彿用一束黑暗,讓過於明亮時無法現身的微光,化作夜空的星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