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運營結構內,跟客戶之間的最後一哩路,通常很可能就是差別關鍵之一。過往來看,電商從進銷存系統、連動到商品與訂單,有訂單後驅動倉庫物流撿貨包裝出貨,再透過物流運輸將商品送至客戶手上,最常見的就是中心化倉庫,透過大型統倉管理眾多商品,將倉庫內的各節點做到流程標準化,再藉由經營自己物流運輸、或是搭配專業運輸公司,把倉庫發出的商品分配送至各地;這模式易於管理,也容易產生規模經濟效益,達成成本控制的目標,但如果運輸目的地越來越多元,或是運輸距離越來越長時,相對於轉運與調度配送的時間也會堆疊越長。
這幾年隨著大數據的成長,台灣地區的物流運營趨勢上也開始增加了數據分析的變化,大型統倉的地點、搭配數據分析的結果來佈設衛星倉,並且在訂單數據基礎下,進一步執行商品依可能的銷售預估來儲放不同衛星倉,以求減少配送距離與降低中心化統倉的吞吐量,這類型則著重藉由會員經營、數位整合的數據,體現在運營策略設定與佈局。
而在運輸配送方面,台灣雖有高密度的超商門市,但宅配送至指定地點的需求量仍大,只是超商貨量越多、需要等候櫃台時間也越增加;而宅配送貨若恰巧遇上沒人簽收,二次配送的時間也許更長,加上受限於疫情不確定的因素存在,往後針對取貨領件的環節,朝向零接觸、減少等候時間可能是電商消費者取貨關注的要素之一;不久的將來,台灣應該會對於這幾個項目、提供較以往更利於發展物流的環境機會:短鏈運輸、共享物流、智慧自取櫃。這些項目在自己所在的市場位置上,當然會有各自需要克服的情況,外在環境若給予了合適的條件,再來就是消費者的接受度,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