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情說愛,很容易;懂得去愛,卻不簡單。「蕾神之錘」轟出一陣巨響過後,我們更需要閱讀這本經典之作。
在我的心目中,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h Fromm)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絕對是一生必讀的經典之作。
從原文書名來看,「Art」的字義本身就有技術、技藝之意,這告訴我們,愛是可以經由後天不斷學習、修練而得。這也是佛洛姆透過本書書名想要告訴我們的核心概念: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
愛的三大迷思
佛洛姆在書中前言寫道:
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並以此達到一種創造傾向性,那麼每種愛的嘗試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佛洛姆的這段話,正好可以回應他觀察人對於愛的「三大迷思」:
- 當人們談到愛情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
- 人們總認為「愛」十分簡單,以為困難的是去找到一個愛的或被愛的對象;然而當真的找到對象後才發現,愛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並在去愛的過程中傷痕累累。
- 人們往往不了解「falling in love」與「being in love」兩者的區別。他們往往以為瘋狂的墜入情網才是偉大炙熱的愛戀表現。事實上,再也找不出一種行為或一項行動像愛情那樣,以如此巨大的希望開始,卻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告終。
知道了這三大迷思,會不會讓人們害怕去愛呢?答案是:不會。正因如此,佛洛姆告訴我們,因為人們不可能永遠放棄愛情,所以看來只有一條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愛情的挫折,找到原因並探究愛情的意義。這就是佛洛姆寫本書的主要目的。
「falling in love」與「being in love」
處在戀情曖昧期的男女常常會問身邊好友:我究竟該不該墜入愛河?如果你問佛洛姆,他可能會告訴你:親愛的,「falling in love」與「being in love」可不一樣哦!比起前者,後者更重要。
身為一個親身體驗愛情三元論的過來人(激情當然不可少),閱讀時也不禁懷疑:如果沒有費洛蒙大噴發的「falling in love」那種瘋癲狀態,這種感情還算是愛情嗎?為此,讀書時我想了很久,後來,我終於有一點領會佛洛姆的意思了。
舉個例子來說。
你即將參加大學入學考試,對於考上一間心目中理想的大學,你自然充滿期待,所以面對考試會特別緊張,因為這個考試對你而言非常重要。
可是,當你考完了,也考上大學了,重點還會放在那個升學考試嗎?
沒錯,並不會。因為你會把心力放在怎麼經營你的大學生活,如何讓這幾年過得多采多姿、無憾無悔。對吧?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把「愛」用一條數線來比喻,談戀愛時的「fall in love」就像是一個「點」而已,重點在於過了那個點以後,如何「being in love」,那就需要運用佛洛姆所謂的「愛的能力」,來經營愛的藝術了。
換言之,佛洛姆並沒有排除愛情中「fall in love」的部分,只是跟「being in love」相較之下,「墜入愛河」的重要性顯得微小許多。所以,如果我們一直用「fall in love」時的狀態來想像與期待對方,勢必會迎來很大機率的失望,因為根本劃錯重點了。
即使兩人一開始的確是「掉進」(down to )或「墜入」(fall in)愛河,但維持感情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於過程中雙方如何用心經營感情,例如:是否能真心的關心與尊重對方,如何善用同理心、克制的能力、界線的尊重、了解與處理自己與他人的負面情緒等等。
每一種愛,都需要悉心經營
歸根究底的說,關於愛的經營,都跟你想不想要用心、有沒有決心有關。這點不只是愛情關係、家人之愛、朋友之愛等,舉凡涉及愛的種種關係,皆是如此。
最後補充一點,在《愛的藝術》書中討論的議題,並非只局限在愛情,書中對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特別是母愛)、「對神的愛」、「性愛」都有非常精彩的見解。
其中,我尤其推薦「自愛」這一節,因為愛的對象不僅是他人,也包括我們自己,佛洛姆認為:有能力愛別人的人,必定也愛自己。愛自己和愛別人是不可分的。這也呼應到前面所提到的,愛並不是去找一個對象就行了,根本還是在於認識你自己。
《愛的藝術》真是一本好書!需要我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中,反覆的讀、細緻的讀它。也許讀完書以後,你反而會覺得愛更加深奧,或許也更加抽象了,但無論如何,愛需要透過有耐心的實踐,一步步從做中不斷學習而得。
正如佛洛姆在書中提醒我們:
愛牽涉對生命的了解。對生命的了解不是透過思考得來的知識,而是通過與人的結合。在愛之中,回答我自己提出的問題。在愛之中,我找到了自己、發現了自己,發現了我們彼此,也發現了「人」。
愛,真是需要我們用一輩子學習的藝術!
本書另有兩個舊版本。左為繁體中文版,志文出版社出版,孟祥森先生翻譯;右為簡體版,商務印書館出版,李健鸣先生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