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週教的是林立青〈便利商店〉一文,出自《做工的人》。文章當年發表時,記得就曾引發轉貼與熱議。這回收入專三課本,讓我眼睛一亮。
昨天帶討論時,有個問題大致是這樣的:
如果有以下兩家店,你會選擇在哪消費?在哪任職呢?
A. 以客為尊,顧客提出的要求,都會盡量滿足。
B. 抱著尊重與平等的心態來服務客人。
等了一會兒,學生的答案出現了。我移動滑鼠,看到「去A消費,去B任職」。
不意外。
但第二個答案,立刻讓我一楞。
他寫著「去B消費與任職,任何人都要互相尊重,並不是花錢就是大爺」
再往下滑,好幾個答案都類似。
「去B消費,去B任職,因為我們彼此平等」
「無論我是消費者還是任職者,都會想去乙店,因為我覺得這才是最公平,這兩個角色我都有做過,知道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我都會去乙店,不論任職或是消費,因為我覺得在互相尊重的環境下,雙方才能愉快的進行交易,職員也能把份內的事完全做好,才能給顧客最好的品質。」
「都是乙店,只要在一個環境中大家都懂得互相尊重,那一定會更不容易起爭執,就算遇到奧客也不會讓店員受委屈,當店員對工作充滿喜愛時,也不可能會對顧客不耐煩或態度差。」
莫名湧起一股感動。
再數了數不同答案的比例,有過半的回答都是如此。
想到的先是企業文化與社會氛圍的改變,又轉而把矛盾點拉出。
「剛剛看你們的回答讓我非常驚艷與感動,我一開始想的當然是去A消費,去B任職。但我看到有人寫了另外的答案。不是一個特例,竟然有超過一半的人都這樣想。這讓我回想我養成的世代,也感動你們終將帶來台灣企業文化與社會氛圍的變革⋯⋯」
我頓了一頓,繼續說,「可是我也想到我們怎麼解釋去A任職,去B消費的矛盾呢?這種基於現實的考量,沒錯。可是如果許多人都這樣選擇,結果是什麼?當無人任職,可能是迫使薪資提高,也可能像上一課提到的移工困境⋯⋯」結合上一課顧玉玲〈俊興街二二四巷〉,又拉進前幾年對遊民噴水的新聞,我們談社會結構與墜落在安全網外的原因。
「就我研究的背景來看,我『知道』流鶯,但我不知道流鶯可能有她的孩子,不知道去年疫情對萬華的衝擊,林立青的書寫讓我看見了……」
移工、基層勞工乃至遊民,以及一票我們鮮少注意到的社會角落,原來一環扣著一環,課文變得立體。
最後,我在黑板上寫下A/B與隔著遠遠的A以及B,並且在中間劃下許多節點。
看著他們發亮的眼眸,我說,「AB不是二元對立,你們的數學比我好,知道0跟1中間有好多數字。A與B的情況也是如此。有願意在A店任職的人,他們相信以客為尊與服務的精神,這也是很好的事情,是你們對職業的信念,讓這個社會運作至今。但在A跟B中間還有無數可能,值得我們一起思索與定義,什麼是『以客為尊』、什麼是『尊重』、『平等』,去思考更好的環境氛圍如何創造,才能接住每個人。」
「謝謝你們給我的啟發,讓我們有機會去談這些本來沒有要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