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企鵝的怪癖好
對於喜歡讀英文書但買書資金有限的人,Penguin出版社的平裝書是價廉質優的選擇。我中學時代逛銅鑼灣時代廣場Page One,必定先留意架上Penguin的書,有打折或價錢可以負擔,就下手買回家。當時我根本分不清誰是好作者 、哪一本是名著,反正有企鵝標誌就對了。長大後才發現,由企鵝出版,經過多年仍未斷版的書,通常是經典之作。John Berger 的成名作Ways of Seeing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文青必讀的一本
本書精采之處,在於把美術史講得像社會學。Berger指出,三百年前一個雕塑,能反映資本主義經濟的雛形;一百年前的女性身體油畫,能反映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另外,作者也把社會學講得像美術史。他分析廣告製作人怎樣透過媒體,操控大眾情感,鼓動消費慾望。從一個名車配美女的鏡頭,或者一行似乎無害卻有洗腦效果的文字,可見鋪天蓋地的通俗藝術品(廣告),正造就前所未有的消費主義社會。
廣告的前身
Berger分析,中世紀的西方社會,絕大多數人身處固定的社會階級,而且代代相傳,因此才有所謂貴族世家、書香世家、世代務農等說法。既然沒有社會流動的可能,平民就不會奢望有一天會當貴族,鞋匠也不會想像他的兒子會當大學教授。
廣告的誕生
可是,二十世紀的世界不再主要以血緣、出身來區分社會階級;取而代之的,是以財富多寡、消費行為來區分。這樣,階級提昇是有可能的:只要我賺錢比「果凍」多;或者做「大樓」的情人,隨便坐私人飛機去米蘭shopping就可以了。
廣告的操作
Berger指出,廣告藉著販賣希望,促使人消費,使商家獲利。這「希望」(假象)就是透過擁有廣告所推廣的商品而提昇自己的階級,獲得自身的優越感和別人的羨慕。例如賓士(Mercedes)的電視廣告,通常是名車搭配華麗的歐洲莊園、宮殿建築,或者有一群穿著光鮮的行政人員列隊迎接,讓人看過廣告之後,以為開賓士,自己就變作「果凍」。我聽電台廣播,聽到二手賓士車行廣告,大概印證了賓士對台灣人的魔力。
Eschatos的奧祕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有需求就有供應。廣告商供應希望,因為人皆需要希望。把「希望」換成神學用語,就是「終末論」。Eschatology這個字來自希臘文eschatos,意思是「最後」、「最遠」。受疫情影響的小企業老闆,需要一個景氣變好、營業額節節上升的終末論。因此即便周轉不靈,仍聽信二手賓士廣告,開賓士充氣派,希望生意夥伴更看重自己,或改善自我形象。中產父母需要一個「我兒女在美國發展」的終末論,因此聽信台北美國學校的廣告,免了先來台大的繁瑣,就直接去美國,攀登常春藤名校、Google職位、美國護照的階梯。
下回繼續世俗化終末論作為一套思想的歷史源流。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