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過去了,我以為宣揚孝道這類比賽已經絕跡,直到前陣子一位學生的爸爸把「孝道故事徵文比賽」的實施計畫以及兒子預備參賽的文章傳給我看,我才赫然發現這個題目原來生命力如此的頑強!讀孩子的文章,一眼就看出這是一篇大人從網路上找來資料,要求孩子填進起承轉合的架構中的「科學怪文」……
我讀五專的時候,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教孝月作文比賽」,獲選的作品會登在校刊上。雖然我是班上公認的文豪,但卻對教忠教孝的題目不感興趣,從沒想過要參加。某一年,老師指派我參加,我只好勉為其難答應。為了準備比賽,我特地到圖書館翻閱往年的校刊,找出獲選作品來觀摹。
不出我所料,獲選作品不外乎截取《論語》、《孝經》或《二十四孝》裡面的名言或典故,再東拼西湊變成一篇文章。其中,光是「羔羊跪乳」、「烏鴉反哺」這兩個典故就出現不只三次,了無新意到了一個極致。在我看來,這種東拼西湊的寫法就好比四處竊取屍塊,最後組合成一個科學怪人一樣的荒誕。
於是,我決定另闢蹊徑,拋開這些道德教條,以個人親身經驗出發--
我描述我在不久前發生的一起車禍後的復原過程,當我見到父母每天幫已年滿十八的我洗澡、擦拭身體、換藥、翻身,因而有感而發,由衷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而產生情感連結……
投稿後,我壓根不覺得這種特立獨行的寫法會獲獎。過了幾週,結果公布--我竟然得到第一名!雖然我高興了一陣子,但還是打從心底討厭教忠教孝的作文比賽,畢竟它擺明鼓勵大家寫出搬弄道德教條的「偽孝」文字,少有人像我這樣無視教條。
二十年過去了,我以為這類比賽已經絕跡,直到前陣子一位學生的爸爸把「孝道故事徵文比賽」的實施計畫以及兒子預備參賽的文章傳給我看,我才赫然發現這個題目原來生命力如此的頑強!
讀孩子的文章,一眼就看出這是一篇大人從網路上找來資料,要求孩子填進起承轉合的架構中的「科學怪文」。整篇文章以《二十四孝》作為論述核心,分析這二十四則故事中有哪些是值得我們仿效的,最後得出結論:
像是「親嚐湯藥」、「扇枕溫衾」,這些故事是在現代的我們也可以做到的,也都是我們可以去學習。
我一看就翻了一個好大的白眼--請問你老爸從診所拿藥回來,你會試吃個幾顆藥丸再讓他吃嗎?你在夏天會幫你老媽把枕頭、床單扇涼,冬天會用自己的身體暖被,然後再讓她睡,還是直接開冷氣或暖爐?
寫到最後一段,那兩隻「好孝」的動物又登場說教了:
羔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連動物們都知道孝順是什麼!有何況身為人類的我們,更應該知道要孝順。
有一點生物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羔羊不是因為感恩而跪乳,烏鴉也不是為了報恩而反哺,是人類創造出「孝順」的觀念後,再強加到動物身上。所以,舉這兩個例子,不但沒有創意,也缺乏常識。真要這麼舉例的話,我也可以說羊是最不孝的動物,因為牠乖乖讓人類剪毛卻不知反抗,不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感毀傷,孝之始也」嗎?
這篇文章和我二十年前在校刊上看的那些勸孝文如出一轍,看不出作者的個人風格與經驗,作者姓名換成阿貓阿狗都無所謂。
最可怕的是,談到「孝」(尤其是後面再加上「順」),會讓不明就裡的小孩以為父母和子女是站在階級的對立面,是一種下對上的絕對順從,殊不知每天有多少不適任的父母--生而不養的、不當教養的、家暴的、虐童的、性侵的……--造就的悲劇登上社會新聞,難道孩子也要對他們無條件的順服?
此外,當你標榜「孝道」,只會鼓勵孩子漠視親子之間的裂痕,用空泛的道德概念來掩蓋父母與子女間的矛盾、衝突、猜疑……等真正應該正視並解決的問題。根據我的側面了解,這位孩子升上六年級以後,爸爸對他要求越來越嚴苛,不但取消原本週末假日會從事的所有戶外活動,甚至禁止他閱讀課外讀物,用評量塞滿他的課餘時間,因而讓孩子十分反感,與爸爸的關係降至冰點。由於媽媽不認同爸爸的管教手段,屢次為了兒子和丈夫發生爭執,導致家庭氣氛相當差。
不過,在這一篇文章中,這些懸而未決的嚴重問題卻在「孝道」的粉飾下被消音,看不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因為,對父母的質疑、不滿、家庭失和……這種被傳統孝道視為「不孝」的想法,參賽者哪敢寫出來!
但,拿一塊名為「孝」的遮羞布把問題蓋起來,問題就會自然解決了嗎?
當然,我不是鼓吹不孝,而是更應該重視親子之間對等的情感交流。導演李安曾說過以下這段話:
所以,與其一味談孝順,不如回歸到親子間最原初的情感交流--「愛」,談談如何愛?怎麼表達愛?怎麼正確地處理相愛的家人之間所發生的磨擦?
希望再過二十年,這類「裝『孝』維」的比賽能夠徹底絕跡。